今日聽書《曾國藩》有感歷代以來取得卓越政績的功臣們,大多狡兔死走狗烹,
只有為數(shù)不多能得善終,曾國藩是之一。太平天國運動被鎮(zhèn)壓后,
咸豐皇帝與慈禧太后面對曾國荃的邀功,不但不給予表彰,反而嚴厲斥責其張狂,
對其將太平天國繳獲的財產(chǎn)收入囊中的行為極為不滿。
察覺到皇帝與太后對兄弟二人功高蓋主的威脅后,曾國藩即刻安撫兄弟回老家避風頭,
并做出主動解散湘軍的決定,此舉動保全了兄弟二人的性命。能在危急關(guān)頭做出正確的決定,
在于其持滿戒盈的處世態(tài)度。他深知物極必反的道理,曾經(jīng)太平天國是皇朝最大的威脅,
危險解除后,鎮(zhèn)壓起義的功臣自然成了下一個威脅。
不慕圓滿的經(jīng)世哲學保全的是自己的晚年與家族的平安。我們身邊有太多的完美主義者,
一定要事事圓滿心里才踏實,但人無完人,事無圓滿,月滿則虧,當認可了這一規(guī)律,
做事做人的緊繃感松弛下來,反而會有好的效果,皮筋崩的太久注定不會使用的長久,
張弛有度才能活得自在。兩江總督,位高權(quán)重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高級別的權(quán)力下,
曾國藩依然要求家中男女老少“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”。在其家書中,
一再告誡家中子女務必勤于讀書,男性務必忙于事業(yè),不可虛度光陰,
對家中女性要求家務女工務必親自動手,不可只指使奴婢。在曾國藩的諄諄教誨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