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掩映下,有一仆婦悄悄來到一所富貴宅邸的后門,門上掛著“蘇府”的匾額,這里是魚承鈞的私宅。
早有侍女在那里等候她前來報信。侍女聽完那仆婦的話,將她打發(fā)走后,便快步前回了后院的雅室。
只見侍女繞過紫檀嵌玉屏風走進里間,跪在美人靠前,那鋪設了青緞軟墊的雕花美人靠上半倚著一名女子。
女子身著雪青蹙金繡百蝶穿花襦裙,領(lǐng)口綴著東珠,發(fā)髻高挽,眉峰微挑,神態(tài)頗為倨傲,正是魚承鈞的義女蘇鸞。
蘇鸞一邊擺弄自己水蔥般的指甲,一邊聽侍女的回稟。
聽完侍女的話,蘇鸞面露喜色:“硯哥哥去書房睡了!”
她從坐起身來,袖口拂過扶手處鑲嵌的螺鈿云紋:“看來是成功了。崔裴兩家本就舊怨難解,硯哥哥若是以認定這藥是崔綰下的,定會覺得她不安好心,徹底厭棄她。沒有硯哥哥庇護,她在裴家也待不了多久了……”
侍女有些擔心地問:“小姐就不怕她順水推舟,反而成了好事?”
“不可能?!碧K鸞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,“我這藥劑量輕,而且硯哥哥習慣隨身攜帶‘醒神香’,不會中計的?!?/p>
侍女有些為自家小姐鳴不平:“奴婢就不明白了,如今掌印在宮內(nèi)一人之下、萬人之上,憑姑娘您的身份,什么樣的好郎君尋不到?這裴大人拒絕了掌印,又已經(jīng)另娶他人,您何必非要在這一棵樹上吊死?”
“你不明白的事情還多著呢?!碧K鸞又斜倚回美人靠上,有些疲倦地撫著太陽穴,“義父在雖看似極得圣心,但圣心難測,朝中局勢瞬息萬變,朝承君恩暮賜死的事情還少嗎?”
“義父對我這般好,我自然要想辦法幫他拉攏權(quán)臣,助他一臂之力。況且……”蘇鸞閉上眼睛,回憶起第一次見到裴硯時的情景,那是八年前她去法華寺上香的時候。
那年的春寒比往年更峭,法華寺外的松枝還裹著薄冰,她與一眾侍女仆從被流寇圍困在一地殘雪中。箭鏃撞擊在馬車上,她不知外面是什么情形,悄悄掀起車簾,便見一道箭影直沖眉心而來。
倏而一個青灰色身影出現(xiàn),擋在她前面,用刀鞘橫掃格開箭矢。另一只手將她的頭按回車內(nèi),冷冽的聲音與雪松氣息一同灌入車內(nèi):“別出來!”
她又忍不住掀起簾子一角,看到只身在眾人中纏斗的裴硯身法矯健如游龍。他打掉亂箭,擊退流寇,粗布麻衣被血污浸透,卻掩不住眉目間如孤月般的清皎。松間殘雪簌簌飄落,只是那一眼,萬千華光也為之失色……
后來她時常借探望為由接近裴硯,知道他立志入刑部肅清奸佞之后,就以報恩為名懇求義父相助,最后終于說服義父向陛下引薦裴硯。
只是自從裴硯進入刑部之后,就因為局勢微妙,不得不與她疏遠了。
蘇鸞明白他的苦衷,雖然他們二人現(xiàn)在不如往日親近,但他們之間的情誼也絕非他人能比……
第二日天還沒亮,崔綰就被偃靈叫起來了
偃靈是她的陪嫁侍女,從小跟著她一起長大,對她的吃穿用度最是熟悉,不一會兒就將她整個人收拾得妥妥貼貼。
崔綰正欲出門,似乎想起了什么,問偃靈:“裴大人呢?”
偃靈頭也不抬,翻箱倒柜地找東西:“哦,裴大人的侍從早就過來傳了話,說刑部公務繁忙,今早就不和您一起去給老夫人請安了?!?/p>
崔綰撇了撇嘴:嘁——公務繁忙?官員成親都是可以休沐的,這會兒這么勤勉,騙鬼呢?
“找到了,找到了,可不能忘了這個?!辟褥`獻寶似的捧出兩個四角被縫上繩子的軟墊,系到崔綰的膝蓋處。
崔綰有些不解:“這是做什么?”
“小姐,不對……”偃靈露出狡黠的笑,“應該叫夫人了!夫人你就偷偷戴上,到時候就知道啦!”
到了裴母所在的郁金堂,裴母早已端坐在上首,鴉青色大袖衫襯得她面容如枯井凝霜,冷冽中沒有一絲波瀾。她手持佛珠,枯瘦的腕骨上翡翠鐲子空蕩蕩地晃,腕間凸起的青筋如同老樹盤虬,身旁站著她的心腹鄒嬤嬤。
崔綰早就聽說因為那場大禍,裴家如今人丁單薄,男丁只余裴硯一人,女眷也只剩下裴母和裴硯姑母兩人。
再看右手邊坐著的一位婦人,比裴母年紀稍年輕些,只是臉上帶了些刻薄之色,應該是裴硯的姑母馬氏。
裴母還未開口,旁邊的馬氏便斥責道:“身為新婦,第一次請安就姍姍來遲,莫不是不把老夫人放在眼中?”
“兒媳不敢?!贝蘧U盈盈下拜,發(fā)間點翠步搖紋絲不動,“兒媳剛?cè)肱峒?,原想著今日初次拜見婆母與姑母,定是要備些薄禮聊表心意。昨夜忙亂,東西都積壓在庫房不好翻找,這才耽擱了些時辰?!闭f著,她對偃靈使了個眼色。
偃靈小心翼翼地奉上準備好的兩個禮盒,打開來一看,是一對羊脂玉枕。
崔綰的聲音柔和而有禮:“羊脂玉枕有安神助眠的功效,還望婆母與姑母笑納?!?/p>
馬氏在一旁譏諷道:“崔氏的東西我們可不敢收!若是收了什么居心叵測的東西,往輕了說是惹一身腥,往重了說萬一再來個抄家流放什么的……”
裴母打斷了她:“她入門,不必如此苛責?!?/p>
崔綰并不作聲,之前的事情確實與崔氏脫不了干系,她無從辯解。無論她說得再怎么難聽,也應該受著。
馬氏看向裴母,指甲深深掐進掌心:“嫂嫂!您莫不是忘了裴家與崔氏的血海深仇……”
“弟妹!”裴母一聲喝止,聲音中是不容置疑的威嚴。
馬氏雖然心中不滿,也只得恨恨地閉了嘴,看著崔綰的眼神中似乎要射出兩柄尖刀將她洞穿。
她自知今日是有些過分了,可是她無論如何也忘不了,當年若不是因為崔氏一封密信,她的丈夫兒子又怎會都死于流放途中,而她又怎會年紀輕輕就喪子守寡
裴母指尖在佛珠上輕輕一捻,不想再繼續(xù)這個話題:“好了,來了就行了,我們裴家不像那些世家大族,沒有那么多規(guī)矩?!?/p>
這時,她身旁的鄒嬤嬤走上前來,從侍女的托盤中端起一盞茶:“請新婦為老夫人奉茶?!?/p>
崔綰伸手去接茶杯,就在她的手剛觸碰到茶杯的瞬間,鄒嬤嬤一邊的指尖猛壓杯沿,滾燙的茶湯灑在她的裙裾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