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二百三十四年,暮春。五丈原春寒料峭,風卷殘云,寒氣凜冽如刀。大營帳前旌旗獵獵,
營內卻是一片肅殺之意。蜀丞相諸葛亮,病體羸弱,久臥軍中,營中上下皆知其大限將至,
心中惶惶。外有魏將司馬懿堅壁不出,內有蜀軍將士憂慮軍心,形勢岌岌可危。這一日,
諸葛亮獨臥中帳,凝望天穹。星斗橫陳,夜色沉沉。他咳出一口血痰,扶案起身,
緩步至帷帳之外,仰頭望天。星辰交錯之間,一道青龍星忽明忽暗,忽而耀目如炬。
諸葛亮眼神一震,低語道:“青龍不殞……天命未盡?難道,真如《黃老天機篇》所言,
命數(shù)可逆?”他眼神幽深,攏袖返回,喚來一名心腹親兵:“速請馬岱、費祎入帳。
”片刻后,兩人急匆匆入內,拱手問安?!柏┫嘤泻畏愿??”諸葛亮目光沉穩(wěn),
聲音卻出奇地平和:“今夜,我將出營一趟,不可讓他人知曉。馬岱,待我出營之后,
你須依我所授‘假死三策’,明日午時傳出我病重不治之訊,秘不示人,只向魏營傳遞。
”馬岱一驚:“丞相此舉……”“天機不可泄?!敝T葛亮打斷他,神情肅穆,“若我不歸,
便依我之前留下遺命行事;若我三日內歸來,便封鎖一切消息,北伐計劃,另行布局。
”馬岱與費祎對視一眼,眼中既驚且懼,卻也不敢違命。當夜三更,營中風起,
諸葛亮一襲黑袍,獨身出營,穿林過壑,至營北十里外一處幽谷。谷中樹木盤根錯節(jié),
瘴氣彌漫,四下無聲,唯有一座被藤蔓纏繞的石臺,赫然隱現(xiàn)其間。石臺上布滿古老圖騰,
其式怪誕,正中赫然刻著“逆命續(xù)元”四字,字體斑駁,透出森冷之意。
諸葛亮負手立于臺前,長嘆一聲:“子龍已去,孔明病重。今之大勢,尚可為也,
惜吾命將終。唯有此法,尚存一線……”他從袖中取出一軸密卷,乃早年龐統(tǒng)所授,
黃老道法與巴蜀巫術并合之秘術,上有血筆批注,警示“以魂易命,逆天之行,果報自受。
”諸葛亮凝視良久,終于咬破指尖,以血啟卷,口中念咒:“天地有靈,魂魄可契。
吾以宿命獻祭,換延壽二十載,興漢室,復大統(tǒng)!”夜空突變,烏云壓頂,電閃雷鳴。
一道青光自天垂落,石臺光華大作。一名老兵自林中走出,單膝跪地,朗聲道:“老臣趙淵,
愿以殘命獻丞相續(xù)命之愿。蜀漢不亡,何惜區(qū)區(qū)性命!”諸葛亮望向他,眼中波瀾再起。
此人乃其舊部親兵,歷經七載征戰(zhàn),膝下無兒,早已將性命托付于蜀漢社稷?!澳憧芍?,
此法一成,你魂飛魄散,輪回無望?”趙淵微笑:“丞相若亡,漢室將傾,
吾死亦無顏見先主。愿以此命,助丞相續(xù)命,成千秋之業(yè)!”電光如炬,靈氣翻涌。
諸葛亮一咬牙,將趙淵引至臺心,按其頭顱,咒語陡轉:“魂隨命轉,以命續(xù)命!青龍星鎮(zhèn),
元神歸位!”一陣撕心裂肺的風雷巨響,趙淵化作一道金光沒入諸葛亮體內,石臺碎裂,
瘴氣盡散。諸葛亮踉蹌后退,忽覺體內靈氣逆轉,五臟六腑煥然一新,
長久積郁之疾頃刻清除,仿佛重返三十年風華。他仰天長嘯:“天命未盡,興漢之機猶存!
司馬仲達,且看我諸葛孔明,如何取你中原江山!”翌日午時,
五丈原大營傳出噩耗:丞相病重,已然駕鶴西去。司馬懿得報,喜形于色:“天不助蜀也!
孔明已死,蜀軍何懼?可遣輕騎試探營前形勢?!蔽簩⒐绰嗜ЬT試探,初入蜀營,
果見軍容散亂,帳幕半塌,軍號雜亂不整,便信以為真。然而,當他深入五丈原半里之地時,
忽然號角響起,千軍萬馬四面殺出,戰(zhàn)鼓如雷,箭如雨下?!爸杏嬃?!”郭淮大驚,
欲退已晚。蜀將魏延、王平兩翼包抄,馬岱親率騎軍斷其歸路,一場混戰(zhàn),魏軍損失慘重,
郭淮負傷退回司馬懿大營。司馬懿震怒:“孔明詐死?!果然詭計多端!”不數(shù)日,
營前一道熟悉身影緩緩現(xiàn)于蜀軍陣前,身著朱袍,羽扇綸巾,神色清明、眼如星辰。
正是“詐死”歸來的諸葛亮!司馬懿遠望,只覺一股久違的寒意從脊梁爬起。
“此人非但未死,氣勢竟更勝當年……”他自語道,“天不亡蜀,天要亡我司馬氏么?
”蜀營之中,將士見丞相康復歸營,士氣大振,人人如狂。諸葛亮召集眾將,
親自規(guī)劃后續(xù)軍策,取消前線壓迫式進攻,改行持久戰(zhàn)與邊境屯田,穩(wěn)固糧道,
策反關中百姓,廣設情報之網,重新確立“七出祁山”全盤戰(zhàn)略?!按藨?zhàn)非一役可定。
”諸葛亮坐于中帳,環(huán)顧眾人,“我要你們,做好打十年、二十年的準備。只要我尚在一日,
興復漢室一日不止。”費祎動容:“丞相之言,令人折服!
”姜維單膝而跪:“愿從丞相之后,百戰(zhàn)不退!”劉禪自蜀都傳來密詔,聞丞相康復,
喜極而泣,親書一封《太子承志令》,表明“尊丞相為社稷之本”,全面放權,托付國政。
此時,魏國內部亦開始動蕩。司馬懿與曹爽權爭日盛,宮中謠言四起。
東吳亦傳出孫權重病、諸子爭位之訊。而五丈原營中,一燈微明,諸葛亮伏案疾書,
一邊草擬軍策,一邊心念所亡之趙淵,低聲喃喃:“此身既重生,當不負你一命所托。
臥龍不死,天下可安。”他筆鋒一頓,重重寫下一句:“興漢室,滅魏賊,平吳地,
歸天下于正統(tǒng)——吾之宿命。”建興十二年初夏,五丈原麥浪滾滾。風從北而來,
帶著關中黃土的腥澀味,也帶來一樁樁遙不可測的野心與陰謀。諸葛亮立于營帳前,
披著一襲素白的絹衣,神色肅然。望著遠方群山,他緩緩吐出一句話:“再不動手,
魏朝內亂之機將錯過?!薄柏┫嘁庥螢??”費祎拱手問道?!暗谄叽伪狈?。”諸葛亮道,
“不過這一次,不再只是北伐?!彼〕鲆环葜窈唸D冊,攤在案前,
點指關中、雍涼、東吳三地,“三線并舉,五軍齊發(fā),兵鋒直指長安?!北妼⒙勓?,皆驚。
姜維挺身道:“關中險要,道阻且長,欲五路并進,需糧道萬里。丞相可有長策?
”諸葛亮輕輕一笑,取出另一個錦囊,“吾已命李嚴督成都工坊,鑄新式木牛流馬,
又遣王平南下巴郡,興修水運道線,以郡縣之力配軍糧,半年可成?!彼聪虮娙耍?/p>
目光如炬:“我以二十年續(xù)命,不是為了龜守五丈原?!边@句話如重錘落地,軍帳一片寂靜,
旋即眾將齊身跪下:“愿隨丞相,再出祁山!”蜀中,成都。劉禪立于御書房中,
手捧諸葛亮密報,面露遲疑:“再出祁山……國力可支否?
”陳震俯身奏道:“丞相已整肅蜀中糧政,屯田之法大興,川中富戶獻田百畝,
工坊產能三倍于往。再加南方商貿之稅,足供三年用兵?!眲⒍U點頭,
卻輕嘆:“我自幼倚仗丞相,如今見他身形強健、謀略更勝以往,竟也心驚。丞相此人,
非人間氣象?!秉S皓低聲道:“主公不必多慮,天命歸漢,蜀得諸葛,天下自歸。
”劉禪收回目光,緩緩點頭:“準奏,三軍起發(fā)。”魏國,洛陽。司馬懿捻著胡須,
靜聽郭淮之報:“蜀軍動向頻繁,涪水沿線兵器器械屯集甚多,西線姜維頻頻調兵,
疑有大舉之意?!薄八麄冞€敢北伐?”司馬懿笑了,眼中卻閃過一絲憂色。
“不過……”郭淮低聲道,“坊間卻傳聞丞相諸葛亮未老反壯,有神人相助,
已達‘天命歸復’之境。士民多信其為‘中興之相’,為神人轉世。
”“呵……”司馬懿冷笑,“轉世之說,不過蠱惑人心?!彼街翈ね猓?/p>
望向夜色中北斗橫天,忽憶及十年前在長安初見諸葛亮之時,那雙沉靜如淵的眼睛。
“他未死,便不能安生?!彼抉R懿喃喃,“曹爽……該是用你的時候了?!迸c此同時,
荊州一帶。孫權病榻臥床,孫亮尚幼,朝局動蕩。孫峻與呂據爭權,顧家一脈暗中觀望。
東吳舊臣顧承,顧雍之孫,時任豫章太守,此時正密會蜀國使節(jié)張嶷?!皩O權已重病不起,
孫峻驕橫,諸將心離?!鳖櫝谐谅暤溃骸爸T葛丞相欲重修孫蜀盟約,可有真誠?
”張嶷將一枚玉印奉上,其下印文赫然是“吳漢同盟”,
乃早年諸葛亮與孫權共訂盟書之副印。“丞相言,若吳國相助北伐,日后江東可得太平安定,
封土世襲,宗族不滅。”顧承目光一震,點頭受印:“請轉告丞相,顧家與東吳尚存仁義者,
必輔之?!苯ㄅd十三年春,蜀漢第七次北伐正式發(fā)動。這一次,諸葛亮不再以三軍循序推進,
而是分設五路:? 諸葛亮親率中軍,自祁山正攻天水;? 姜維率左軍,
自斜谷奇襲陳倉;? 鄧芝率右軍,出武都繞道隴西;? 王平率輔軍,守陽平關,
制魏軍后路;? 孟達秘密北進新城,策應關中起義。五軍如五指成拳,直逼關中心臟。
關中,夏侯玄統(tǒng)兵十萬守長安。此人乃夏侯淵之子,文武兼?zhèn)洌瑓s生性驕矜。聽聞蜀軍再出,
且五路齊發(fā),眾將多勸堅壁不出。夏侯玄卻怒拍案:“一群鼠輩!諸葛老賊不過詐死之術,
如今妄圖再興,豈能容他?”他命大將王基率兵迎姜維,結果首戰(zhàn)便被誘入險地,
三千精銳被困谷中,險些全軍覆沒。長安軍心動搖。而此時,
諸葛亮親率中軍連破天水、隴西,進逼長安西城。司馬懿從洛陽馳援,
卻半途收到密報:曹爽秘密調兵欲自立為帝。司馬懿面沉如水,
知是諸葛亮已派人攪動洛陽局勢,若不回援,恐生大變。他咬牙:“撤?!遍L安之圍,松。
蜀軍大營,諸葛亮夜坐軍帳,燭火微明,案前攤開天下地圖。費祎進帳,稟道:“顧承來書,
東吳呂據、施績等已發(fā)動兵變,孫峻被擒。孫亮年幼,愿歸順蜀漢,復盟可期。
”諸葛亮點頭:“江東歸心已顯,只待我攻下長安,天下有一可議之地。”他站起身來,
望向帳外關中夜色,語氣平淡卻透出滔天之勢:“魏亡在即。”長安,守軍夏侯玄再戰(zhàn)姜維,
三戰(zhàn)皆敗。魏兵數(shù)度請降。魏將郭淮深夜投書與諸葛亮,請降并愿引軍入內。三日后,
蜀軍五路合圍長安,魏將王昶、徐晃舊部等多不戰(zhàn)而降。夏侯玄突圍失敗,戰(zhàn)死于灞水之濱。
長安,城門大開。姜維持劍入城,立蜀漢大旗于長安太守府,宣告:魏都已破,中原將歸。
魏帝曹芳驚懼交加,詔司馬懿攝政,然天下人心已動。正如諸葛亮所言:“破長安,
魏之氣斷;擾洛陽,魏之心崩。”天下格局,徹底改寫。五丈原再無人守,
蜀軍大營西遷長安。諸葛亮步入太極殿,立足正中,輕輕撫案,低聲道:“七出祁山,
今朝得成?!睜T火照在他眼中,隱隱有江山萬里之影。建興十四年,深秋,洛陽。宮闕之中,
風聲獵獵,魏主曹芳披著厚裘,立于太極殿外。他望著北風中的旗幟,心神不定。
兩年前丞相諸葛亮“詐死還生”,今率蜀軍奪關中,攻破長安。長安已失,
而朝中重臣卻無人能提起興復之志,連司馬懿都……沉默太久了。殿下傳來輕微腳步聲,
是侍中何晏。“陛下,司馬大將軍辭朝三日,密會舊部,疑有異志。
”曹芳臉色一寒:“又是他?”何晏低聲:“諸葛亮遣使至京,欲勸曹爽自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