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下午,星海傳媒發(fā)布官方致歉聲明,宣布“因前經紀總監(jiān)陳雅,個人行為不當、言論失格,給江離先生及社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惡劣影響?!?/p>
“公司決定,即刻開除陳雅,并對其提起訴訟,追討其對公司造成的一切名譽與經濟損失。我司向江離先生及公眾,致以最沉痛的歉意!”
宿舍里,張磊和李哲看著手機上不斷刷新的消息,激動得滿臉通紅。
“臥槽!離哥!牛逼!你簡直太牛逼了!”
張磊一把抱住江離的胳膊,興奮得又蹦又跳。
“教科書級別的反殺??!那個老妖婆被開除了!還被公司反告了!哈哈哈哈!太他媽解氣了!”
李哲則相對冷靜一些,他用力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,鏡片后的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。
“這招叫斷尾求生。星輝娛樂反應很快,直接把陳雅推出來頂罪,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。不過沒用,他們的股價今天下午已經跌停了。”
兩人像兩個打了勝仗的將軍,在宿舍里嗷嗷叫喚,宣泄著這兩天積壓的憋屈和興奮。
江離臉上也掛著笑意,但遠沒有到欣喜若狂的地步。
因為他知道,打倒一個陳雅,對整個盤根錯節(jié)的利益集團來說,不過是拔掉了一根無關痛癢的汗毛。
“別急。”
江離看著兩個興奮的室友,笑著開口。
“這才剛開始?!?/p>
張磊的歡呼聲戛然而止,李哲也愣住了。
“?。侩x哥……這還只是開始?還有后手?”
江離轉過身,在電腦前坐下,打開一個空白文檔,篤定地敲下了鍵盤。
“這只是前菜,現(xiàn)在,主菜要上了。”
張磊和李哲立刻湊了過來,屏住呼吸,緊緊盯著屏幕。
只見文檔的標題處,逐漸出現(xiàn)了幾個字:
《當屠龍者與惡龍相遇》。
這篇文章,江離寫了整整三個小時。
文章開頭,他用了一個寓言故事。
“從前有個村莊,村民們辛苦勞作,卻總是被一條惡龍欺壓。惡龍不僅搶走他們的糧食,還威脅要燒毀村莊。村民們忍氣吞聲,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太弱小,無法對抗惡龍?!?/p>
“后來,來了一個屠龍者。他告訴村民們,惡龍并不可怕,只要大家團結起來,就能戰(zhàn)勝它。但惡龍很聰明,它告訴村民們,屠龍者才是真正的壞人,說屠龍者想要搶奪村莊的財富?!?/p>
“于是,村民們開始懷疑屠龍者,甚至開始攻擊他。惡龍在一旁看著,露出了滿意的笑容?!?/p>
“這個故事,大家是不是很熟悉?”
寫完寓言,江離話鋒一轉,開始詳細分析這次事件的始末。
從最初的影評,到陳雅的“招攬”,再到后來的威脅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他都分析得清清楚楚。
“我只是寫了一篇客觀的影評,指出了電影存在的問題。這是一個普通觀眾的權利,也是一個影評人的職責。但在某些人眼里,這成了‘不識時務’,成了‘要挾’?!?/p>
“當真相不被允許存在時,說真話就成了一種罪過?!?/p>
“當批評不被接受時,批評者就會被扣上各種帽子?!?/p>
“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遭遇,這是整個行業(yè)的悲哀!”
文章越往后,江離的筆鋒越銳利。
“我們的影視行業(yè),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個不允許批評的行業(yè)?什么時候,一個企業(yè)可以肆意威脅一個大學生?什么時候,說真話成了需要勇氣的事情?”
“如果我們都選擇沉默,如果我們都被金錢和威脅嚇倒,那么這個行業(yè)還有什么希望?”
“今天他們可以威脅我,明天就可以威脅其他人。今天他們可以封殺批評的聲音,明天就可以控制所有的聲音。”
“我不是什么屠龍者,我只是一個不愿意被惡龍吞噬的普通人?!?/p>
文章的最后,江離寫道:
“我知道發(fā)出這些聲音會有風險,但我更知道沉默的代價。我們這一代年輕人,不能再繼續(xù)忍受這種不公。”
“我不求改變整個世界,但我希望至少在我們的領域里,真話能被允許存在,批評能被理性對待?!?/p>
“致所有還有良知的人:不要被惡龍的謊言欺騙,不要成為惡龍的幫兇?!?/p>
“致所有和我一樣的普通人:不要害怕,真相永遠站在我們這一邊!”
文章發(fā)出后,反響比錄音還要強烈。
因為這不僅僅是一篇為自己辯護的文章,更是對整個行業(yè)現(xiàn)狀的深度思考和批判。
“寫得太好了,每一句話都戳在我的心巴上!”
“什么叫文字的力量,這就是!”
“為眾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!支持江離!”
“江離同學不僅僅是在為自己爭取清白,更是在為所有被壓迫的聲音發(fā)聲?!?/p>
很快,這篇文章就被各大媒體轉載,甚至有幾家主流媒體的官方賬號也轉發(fā)了這篇文章,并配文支持。
“年輕人的聲音,值得被聽見?!?/p>
“批評的權利,不應該被剝奪?!?/p>
“讓陽光照進每一個角落,真相不應被埋沒?!?/p>
官方媒體的發(fā)聲,讓這件事的性質徹底改變了。
這不再是某個明星粉絲和影評人之間的口水戰(zhàn),也不是一次商業(yè)糾紛,而是一場關于行業(yè)風氣、言論自由與社會公義的大討論。
晚上,江離在宿舍里翻看著網上的評論。
經過幾天的發(fā)酵,這次事件已經迅速破圈,演變成了一個現(xiàn)象級的話題。
其中不僅僅是支持他的聲音,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。
“江離這么一搞,以后影評人還怎么接商單?斷人財路啊。”
“影視圈水本來就深,哪有絕對的客觀?太理想化了,年輕人?!?/p>
“他現(xiàn)在是出名了,可也把資方得罪死了,以后還怎么在這個圈子混?”
也有一些更加尖銳的質疑:
“江離會不會是被其他利益集團推出來的棋子?”
“一個大學生,這么有心機?背后怕是有高人指點吧?!?/p>
“現(xiàn)在捧得這么高,小心摔得更慘?!?/p>
看到這些評論,江離并沒有生氣,反而覺得這很正常。
當一個人站在聚光燈下的時候,質疑聲總是不可避免的。
關鍵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不被贊美沖昏,也不被質疑打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