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成律師事務所的官方微博,在周一早上九點整,準時發(fā)布了一則公告。
公告內容言簡意賅,只列明了委托人江離,以及兩名被告:電影《劍域紀元》制片方、鹿一凡工作室。
案由是“網絡侵權責任糾紛”,訴訟請求包括要求被告停止侵害、賠禮道歉,并賠償相關損失。
公告下方,附上了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書的掃描件,紅色的印章醒目莊重。
這條微博在發(fā)布后的短短一小時內,轉發(fā)和評論數就雙雙突破了十萬。
“臥槽,真告了!離哥是真男人!”
“來了來了,年度大戲正式開鑼,前排瓜子汽水小板凳?!?/p>
“被告一,被告二……嘖嘖,這可真是整整齊齊一家人啊?!?/p>
“天成律所?我查了一下,業(yè)內很有名的,專打硬仗。這下有好戲看了?!?/p>
“樓上的,何止是好戲,這簡直是現實版的《正義的審判》。賭一包辣條,離哥必勝!”
網絡上的議論鋪天蓋地,各種自媒體、營銷號更是聞風而動,將此事迅速推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首。
#江離正式起訴鹿一凡#
#普通人VS資本巨頭#
#天成律所代理江離案#
以上詞條,以一種近乎屠榜的姿態(tài),占據了所有人的視線。
與此同時,被告方的反應也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。
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兩名被告仿佛約好了一般,集體保持了沉默。
他們的官方微博沒有任何動靜,面對各路媒體的瘋狂追問,也一概以“無可奉告”或“已交由法務處理”來回應。
這種沉默,在外界看來,更像是一種心虛和傲慢。
“怎么不叫喚了?之前不是很囂張,說要告人家誹謗嗎?”
“經典縮頭烏龜戰(zhàn)術。只要我不回應,風頭過去就沒事了?!?/p>
“太傲慢了,連裝都懶得裝一下。這是覺得錢能擺平一切?”
宿舍里。
張磊幾乎是舉著手機沖到江離面前,屏幕上正是江離的名字高掛熱搜榜首的截圖。
“離哥,你現在是真正的頂流!”
“以后我出去跟人說,我跟熱搜第一的男人睡一個屋,你看多有面子?!?/p>
江離被他逗笑了:“你這話說得容易讓人誤會?!?/p>
“誤會啥,咱倆清清白白,純潔的革命友誼?!睆埨诤俸僖恍?,隨即又湊過來,壓低了聲音,“說真的,你現在什么感覺?緊張不?”
江離想了想,坦誠道:“有點。畢竟是人生中第一次打官司,還是在這么多人關注的情況下。”
“怕個屁!”張磊把胸脯拍得砰砰響,“你身后站著的是全國網友,是正義!他們那幾個貨色,就是站在金山上,根基也是爛的。你放心,真要有不開眼的敢來學校找你麻煩,我第一個跟你一起上!”
這份樸素真摯的支持,讓江離心里一暖。
下午,他接到了張律師的電話。
“江離同學,看到網上的消息了吧?”張明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(wěn)。
“看到了,張律師。他們沒什么反應?!?/p>
“這是意料之中的事?!睆埫魉坪踺p笑了一聲,“他們現在最好的策略就是冷處理,想把水攪渾,把事情拖黃。如果他們現在出來辯解,只會被憤怒的網友撕得更碎。他們不傻,知道什么時候該閉嘴?!?/p>
“那我們接下來……”
“還是那個字,等?!睆埫鹘忉尩?,“我們已經立案,法院的傳票和起訴狀副本很快會送到他們手上。按照法律程序,他們有十五天的答辯期。等他們提交答辯狀,我們就能看到他們具體的防御策略了。是繼續(xù)否認到底,還是會提出別的說法,到時候就一清二楚了?!?/p>
“我明白了?!苯x應道。
“另外,還有一件事?!睆埫髟掍h一轉,語氣里多了一絲鄭重,“對方的公關團隊,可能要開始行動了。”
“公關團隊?”江離立刻反應過來。
“對。明面上的法律戰(zhàn)線他們暫時會保持沉默,但在輿論的暗處,他們絕不會坐以待斃?!睆埫鞯穆曇糇兊脟烂C起來,“他們很可能會通過一些營銷號,或者收買一些所謂的‘知情人士’,開始對你進行人格上的抹黑,甚至無中生有,目的就是為了降低你的公信力,讓公眾覺得你這個人本身就有問題,從而懷疑你這次起訴的動機?!?/p>
“這不就是造謠?”
“在法律上,這叫名譽侵權。但在輿論戰(zhàn)里,這叫‘常規(guī)操作’?!睆埫鞯穆曇衾飵е唤z無奈和嘲諷,“他們就是要用海量真假難辨的信息,來稀釋你所代表的正義性。江離同學,你要做好心理準備,接下來的一段時間,你可能會聽到很多關于你自己的,非常難聽,甚至匪夷所思的言論。記住,不要被這些東西激怒,不要親自下場去跟他們對線。那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?!?/p>
“我知道了,張律師,謝謝您的提醒?!苯x的聲音很平靜,聽不出什么波瀾。
“很好。把輿論的戰(zhàn)場交給我們,你只需要調整好心態(tài),相信我們就行?!睆埫髯詈蟀矒岬?,“記住,烏云遮不住太陽。他們越是這樣,就越證明他們心虛?!?/p>
掛了電話,江離閉上眼睛,深深吸了一口氣。
再睜開時,他的眼神里只剩下清澈的堅定。
來吧,我等著。
正如張明所料,當天晚上,網絡上的風向就開始悄然發(fā)生了變化。
最先出現的是一些小道消息。
有匿名的娛樂博主發(fā)帖,標題聳人聽聞——《驚天內幕!江離事件或另有隱情,知情人揭秘其真實為人!》。
帖子里用一種含沙射影的語氣,暗示江離在學校里就“特立獨行,不太合群”,還說他曾經因為一個項目和同學鬧過“很不愉快”,甚至“威脅”過別人。
帖子沒有拿出任何實質性證據,通篇都是“據說”、“聽聞”、“可能”。
緊接著,更多的“知情人”冒了出來。
一個自稱是江離“前女友”的賬號,發(fā)了一篇長長的控訴文,說江離控制欲極強,情緒不穩(wěn)定,分手時還對她惡語相向。
文章寫得聲淚俱下,細節(jié)豐富,很快就騙取了不少人的同情。
另一個自稱是江離“高中同學”的人,則說江離高中時就愛出風頭,為了引起注意不擇手段,這次起訴大公司,就是為了“出名”,想當網紅。
一時間,各種關于江離的“黑料”甚囂塵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