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樹寄情:歲月與愛的守望在每一個人的記憶深處,或許都有這樣一棵樹,它靜靜佇立,
見證著時光的流轉(zhuǎn),承載著家的溫暖與愛的傳承?!洞謇锏拇笳翗洹匪v述的,
便是這樣一段關(guān)于樹、關(guān)于家、關(guān)于親情的動人故事。大樟樹,它扎根于村尾,
像一位慈祥且堅毅的老者,以其粗壯的枝干與繁茂的枝葉,庇護著一方水土,
守護著村里人的生活點滴。它不僅是自然的饋贈,更是情感的寄托,歲月的見證者。
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明,在樟樹下度過了純真的童年。父親在樹下劈柴的“咚咚”聲,
母親納鞋底時溫柔的叮囑,與樟葉的清香交織在一起,構(gòu)成了他童年最美好的回憶。
隨著小明的成長,他離開家鄉(xiāng)去城里求學(xué)、工作,大樟樹成為了他與家之間無形的紐帶,
每一次離別與歸來,都伴隨著樟樹的默默守望。這棵樹,見證了家庭的變遷,父母的老去,
也見證了小明的成熟與擔(dān)當(dāng)。它目睹了父親如山般的沉默付出,母親細膩入微的關(guān)懷,
以及小明在面對生活挑戰(zhàn)時的堅韌與成長。樹,不再僅僅是樹,它是家的象征,是愛的延續(xù),
是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的寄托之所。書中的文字,如同一幅細膩的畫卷,緩緩展開,
帶我們走進那個充滿溫情與眷戀的小村落,感受著樟樹下流淌的歲月長河。在這里,
我們看到了親情的深沉,離別與思念的苦澀,以及家的永恒魅力。希望每一位讀者,
都能在《村里的大樟樹》中,找到那份屬于自己的情感共鳴,
回憶起那些與家、與親人有關(guān)的珍貴瞬間。一、樹影里的童年小明自打記事起,
那棵大樟樹便已穩(wěn)穩(wěn)地佇立在那兒,仿若一位沉默而又堅毅的守護者。
大樟樹位于村尾陳家門口的坡上,粗壯得需四五個大人手拉手,才能將它合圍。
其樹皮粗糙干裂,恰似曾祖父那飽經(jīng)歲月滄桑、布滿皸裂的手掌,溝壑縱橫間,
嵌著歷經(jīng)百年沉淀的青苔,仿佛在靜靜訴說著古老的故事。它的枝椏肆意地向天空伸展,
猶如巨人的臂膀,遮天蔽日,大半個村子都被溫柔地籠罩在它的蔭涼之下。
村里的老人們總是滿懷敬畏地說,這棵樹已有千年之齡,早通了靈性,成了精,
能庇佑全村人平安順?biāo)臁P∶鞯耐陼r光,大多是在樟樹下的影子里愜意度過的。
父親陳建德常常在樹底下劈柴,那斧頭落下時發(fā)出的“咚咚”聲,清脆而有力,
與陣陣蟬鳴交織在一起,能悠悠地傳至半里地開外。母親王秀蘭則喜歡坐在樹根上納鞋底,
細碎的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,星星點點地灑落在她鬢角的白發(fā)上,
宛如撒下了一把細碎的銀粉,熠熠生輝。小明則像個不知疲倦的小精靈,
圍著大樹歡快地奔跑,興致勃勃地撿起地上青黃相間的樟葉,一股腦兒地往口袋里塞,
等到回家時,渾身上下都彌漫著清苦卻又獨特的香氣?!奥c跑,小心別摔著!
”母親那關(guān)切的聲音,總是在身后溫柔地響起,被微風(fēng)輕輕揉捻,顯得格外綿軟。
父親雖不言語,但在劈柴的間隙,總會抬起頭,目光中滿是慈愛地看他一眼,
那眼中的笑意藏在深深的皺紋里,恰似樟樹皮里蘊含的汁液,需得細細品味,
方能嘗出其中的甘甜。彼時的日子,恰似樟樹上蜿蜒纏繞的藤蔓,
每一處細節(jié)都交織著家的溫馨味道。天還未破曉,父親便扛起鋤頭,
邁著堅實的步伐下地勞作,晶瑩的露水悄然打濕了褲腳。待他歸來時,褲腿上沾滿了泥土,
手中卻緊緊攥著一把為小明特意摘來的野棗。母親的雙手仿佛永遠不會停歇,
洗衣、做飯、喂豬,忙碌不停,即便到了夜里,還在昏黃的煤油燈下穿針引線,縫縫補補,
那細密的針腳猶如樟樹葉上錯綜復(fù)雜的脈絡(luò)。小明則乖乖趴在桌上寫作業(yè),
鼻尖縈繞著母親身上那淡淡的皂角香,
耳畔不時傳來父親在灶房里的咳嗽聲——父親總說是被煙嗆的,可小明心里明白,
那是常年累月繁重的農(nóng)活,無情地磨損了父親的身體,讓他的肺落下了病根。有一次,
突如其來的暴雨引發(fā)了山洪,洶涌的洪水氣勢洶洶,險些沖垮了村口。危急時刻,
全村人紛紛挺身而出,趕赴河堤加固防線。父親一馬當(dāng)先,站在隊伍的最前列,
手中的鐵鍬揮舞得虎虎生風(fēng),比任何人都要用力。小明跟著母親去給大家送姜湯,
只見父親的脊梁在雨中微微彎曲,恰似樟樹下那被沉重壓力暫時壓彎的枝椏,然而,
無論面臨多大的艱難險阻,它卻始終堅韌不屈,怎么也折不彎。當(dāng)天晚上,雨終于停了,
父親渾身濕透地回到家中,像是變戲法般從懷里掏出一個用塑料袋嚴嚴實實裹著的東西,
遞給小明,原來是一個嶄新的鉛筆盒?!肮╀N社搶的,”父親氣喘吁吁,臉上卻洋溢著笑容,
緊接著便是一陣劇烈的咳嗽,“明天上學(xué)用?!毙∶骶o緊抱著鉛筆盒,默默地躲在樟樹下,
淚水奪眶而出。大樹在夜里輕輕搖曳,發(fā)出沙沙的聲響,仿佛在無奈地嘆氣,
又好似在溫柔地哄他。他輕輕撫摸著粗糙的樹皮,心中忽然涌起一種奇妙的感覺,
覺得父親與這棵大樹竟是如此相似——同樣的沉默寡言,卻又同樣默默地為家人遮風(fēng)擋雨,
扛起生活的重擔(dān)。二、樹下的離別十五歲那年,小明收到了城里高中的錄取通知書,
即將踏上遠行求學(xué)的道路。臨行前的那個夜晚,月光如水,灑在靜謐的村子里。
父親獨自一人坐在樟樹下,默默地抽著煙,那煙袋鍋的火星在黑暗中一明一滅,
仿佛是父親心中起伏不定的思緒。母親則在屋內(nèi)忙碌地收拾著行李,疊衣服的聲音窸窸窣窣,
仿佛生怕驚擾了這即將離別的寂靜氛圍。小明靜靜地站在門口,
望著父親那被樹影拉得長長的背影,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不舍與擔(dān)憂,
竟一時不敢開口說話?!暗搅顺抢?,一定要好好念書。”父親率先打破了沉默,
聲音略顯沙啞,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,“別老是惦記家里,我和你媽都能照顧好自己。
”“嗯?!毙∶饔昧Φ攸c點頭,喉嚨卻像是被樟葉堵住了一般,干澀難受,
只能發(fā)出一聲沉悶的應(yīng)答?!耙侨卞X了,就跟家里說,我去鎮(zhèn)上給你匯。
”父親輕輕地磕了磕煙袋,火星四濺,“在外面千萬不能學(xué)壞,
要是遇到什么難事……有事就看看樹?!毙∶鳟?dāng)時并未理解“看看樹”的深刻含義,
直到他坐上前往縣城的拖拉機,緩緩駛離村子。他下意識地回頭張望,
只見大樟樹靜靜地佇立在村口,宛如一位歷經(jīng)滄桑的老神仙,而父親和母親那熟悉的身影,
在樹下顯得愈發(fā)渺小,逐漸縮成了兩個模糊的小點。微風(fēng)輕輕拂過,
空氣中彌漫著樟葉的陣陣清香,剎那間,一種難以言喻的傷感涌上心頭,
小明再也抑制不住內(nèi)心的情感,雙手捂住臉,任由淚水奪眶而出,
浸濕了書包上那塊熟悉的補丁。從那以后,在外求學(xué)的日子就如同被風(fēng)吹散的樟葉,
雖然自由自在,卻也帶著幾分漂泊的無奈。小明在城里先后讀完了高中,又順利考上了大學(xué)。
每次放假回家,他總是迫不及待地先往村尾跑去,去看望那棵承載著無數(shù)回憶的大樟樹。
樟樹依舊傲然挺立,只是枝椏似乎又向外伸展了些許,愈發(fā)繁茂。然而,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父親的脊背卻愈發(fā)彎曲,
像是被生活的重擔(dān)無情地壓彎了腰;母親的白發(fā)也日益增多,
仿佛比樹底那厚厚的青苔還要濃密。小明深知父母為了供他讀書,
一直在背后默默承受著生活的重壓。寒假回家時,夜里他常常聽見母親在灶房里偷偷哭泣,
那壓抑的哭聲如同一把銳利的刀,刺痛著他的心。而父親的咳嗽聲也愈發(fā)沉重,
仿佛每一聲都在艱難地訴說著生活的不易,但父親卻總是強顏歡笑地說“沒事,老毛病了”,
試圖輕描淡寫地掩蓋自己的病情。有一次,他半夜醒來,
偶然看見父親獨自一人在樟樹下靜靜地坐著,借著清冷的月光,輕輕撫摸著樹皮,
仿佛在與大樹傾心交談。小明靜靜地站在暗處,心中五味雜陳,
卻又不敢上前打擾——他明白父親心中的憂慮,那是對他學(xué)費的擔(dān)憂,
對他未來在城里能否立足的牽掛,更是對自己這日漸衰弱的身體,
無法再為兒子遮風(fēng)擋雨的無奈與自責(zé)。大學(xué)畢業(yè)那年,小明憑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工作,
然而工作地點卻在更為遙遠的城市。臨行那天,天剛蒙蒙亮,母親便早早地起來煮了雞蛋,
那是家的味道,也是母親深深的牽掛。父親堅持要送他去車站,一路上,父子倆默默無言。
當(dāng)走到樟樹下時,父親突然停下了腳步,緩緩從懷里掏出一個布包,小心翼翼地打開,
里面是一沓皺巴巴的零錢,最大的面額也不過五十元。這些錢,是父母省吃儉用,
從牙縫里摳出來的心血。“省著點花,”父親顫抖著雙手,將錢塞給小明,
“要是在外面累了,就回來,家里永遠有飯吃?!毙∶骺粗赣H手背上那一道道深深的裂口,
宛如樟樹皮上的紋路,粗糙而又滄桑,心中一陣酸楚,千言萬語涌上心頭,
卻一時說不出話來。他輕輕地抱住父親,聞到他身上那熟悉的汗味混合著泥土的氣息,
恰似這棵大樟樹的味道,既讓他感到無比踏實,又忍不住心生心疼。車緩緩開動的時候,
小明透過車窗,看見父親依然靜靜地站在樟樹下,微風(fēng)吹動著他的衣角,那單薄的身影,
像一片即將凋零的葉子,在風(fēng)中顯得如此孤獨而又堅強。三、樹的信使在外漂泊的日子,
小明仿佛一只斷了線的風(fēng)箏,在繁華喧囂的城市中四處飄蕩。然而,無論飄得多遠,
那根無形的線始終緊緊地系在樟樹下的家,系在他內(nèi)心最柔軟的角落。
小明為了在城市中站穩(wěn)腳跟,努力拼搏,常常加班到深夜。每當(dāng)他疲憊地抬起頭,
看著窗外五彩斑斕的霓虹燈閃爍,思緒總會不由自主地飄回到樟樹下那柔和的月光之中。
他會定期給家里打電話,電話那頭,母親總是溫柔地說著“一切都好”,
語氣中滿是對兒子的寬慰與關(guān)懷。而父親接過電話后,話語雖不多,
卻總是關(guān)切地叮囑“吃好點,別熬夜”,每次說完,
總會習(xí)慣性地加上一句“樹又發(fā)新芽了”。小明明白,父親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語背后,
蘊含著深深的思念與牽掛。那棵大樟樹,已然成為了父親傳遞情感的特殊信使,
那句“樹又發(fā)新芽了”,其實是父親在默默訴說“想家了就想想樹,想想我們”。
有一年冬天,一個寒冷的夜晚,母親突然打來電話,電話那頭,母親的聲音帶著明顯的哭腔,
焦急地說道:“你爸咳得厲害,怎么勸都不肯去醫(yī)院……”聽到這個消息,
小明的心猛地一沉,仿佛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。他心急如焚,連夜向公司請假,
匆匆踏上了回家的旅程。在火車上,他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黑暗,
腦海中不斷浮現(xiàn)出父親那日漸憔悴的面容,心中像被樟樹枝緊緊纏繞,喘不過氣來。終于,
小明推開了家門,屋內(nèi)的燈光昏黃而又黯淡。他看見父親虛弱地躺在床上,身形瘦得脫了形,
仿佛一陣風(fēng)就能將他吹倒。父親看到小明回來,眼中閃過一絲驚喜,掙扎著想坐起來,
卻被一陣劇烈的咳嗽所淹沒。母親在一旁,紅著眼圈,哽咽著說:“他天天在樹下站著,
說要等你回來,能第一時間看見你從村口走過來?!蹦翘煜挛?,陽光透過云層的縫隙,
灑下幾縷微弱的光線。小明輕輕地扶著父親來到樟樹下,溫暖的陽光斑駁地落在父親臉上,
父親微微瞇著眼,露出一絲虛弱的笑容,緩緩說道:“你看,這樹多好,這么多年,
一直擋風(fēng)遮雨的?!毙∶骶o緊握住父親那瘦骨嶙峋的手,觸手之處,比樹皮還要冰涼,
他的心中一陣刺痛。父親終究還是沒能戰(zhàn)勝病魔,在第二年春天,永遠地離開了他們。
送葬的隊伍緩緩從樟樹下經(jīng)過,樹干上系滿了一條條潔白的布條——這是村里的老規(guī)矩,
希望老樹能為逝者指引通往天堂的道路。小明默默地跪在樹前,伸手撫摸著冰冷的樹皮,
那一刻,他終于明白了父親曾經(jīng)說的“看看樹”究竟意味著什么。這棵大樟樹,
見證了無數(shù)的離別與等待,它靜靜地佇立在那里,已然成為了家的永恒坐標(biāo),是無論走多遠,
心中永遠牽掛的根。母親最終不愿跟隨小明去城里生活,她平靜地說:“守著樹,
就像守著你爸。”此后,小明每個月都會按時寄錢回家,每次打電話時,
母親總會絮絮叨叨地跟他說起樹的事情:“今天有小孩在樹下玩耍,那模樣,
跟你小時候一模一樣”“下了一場雨,樹葉落了一地,我都掃起來了,給你裝了一袋樟葉,
寄過去了”。當(dāng)小明收到母親寄來的樟葉那天,他在辦公室里輕輕地拆開包裹,剎那間,
那熟悉的清苦香氣彌漫開來,仿佛父親的煙味、母親的皂角香交織在一起,縈繞在鼻尖。
他不由自主地走到窗邊,望著遠處林立的高樓大廈,淚水奪眶而出。他深深地明白,
有些思念難以用言語表達,就如同母親執(zhí)著地守著這棵樹,如同父親當(dāng)年默默地在樹下抽煙,
如同他此刻緊緊握著樟葉——所有的愛和牽掛,都深深地藏在這棵樹里,
藏在那些未曾說出口的話語之中。四、歸來的影子又過了許多年,
時光在小明的臉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跡,但心中對家的眷戀卻愈發(fā)濃烈。如今,
小明已成家立業(yè),還帶著妻子和孩子一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(xiāng)。車剛緩緩駛到村口,
孩子便興奮地指著那棵格外顯眼的大樟樹,大聲喊道:“爸爸,那棵樹好大呀!
”小明微笑著點頭,眼眶卻在不經(jīng)意間微微濕潤。母親早已在樹下等候,她的頭發(fā)已然全白,
如同冬日的初雪,看見小明一行人的到來,臉上先是綻放出欣喜的笑容,笑著笑著,
淚水卻忍不住奪眶而出:“回來了,回來就好啊?!毙∶鳡恐⒆拥氖郑従徸叩秸翗湎?,
那感覺,就如同小時候父親牽著他一般。孩子好奇地撫摸著粗糙的樹皮,仰起天真的小臉,
問道:“爺爺也摸過這里嗎?”“嗯,”小明輕聲回答,眼中滿是深情,“還有太爺爺,
他們都和這棵樹有著說不完的故事?!睖嘏年柟馔高^茂密的樹葉,
斑駁地落在孩子稚嫩的臉上,就像曾經(jīng)落在兒時的他臉上一樣。母親在一旁,眼中滿是回憶,
緩緩說道:“你爸以前總說,這樹就像咱們家的守護神,一直看著咱們,
只要咱們平平安安的,它就開心?!毙∶魈痤^,望著那伸向天空的枝椏,恍惚間,
仿佛看到了父親的身影。他覺得,父親從未真正離開過。父親在樹的影子里,
在樟葉的清香中,在母親溫暖的笑容里,在孩子清脆的笑聲中,無處不在。離別雖苦,
思念雖澀,但只要這棵大樟樹還屹立不倒,家的溫暖就永遠不會消散,那些難以言說的牽掛,
便有了棲息的港灣。臨走時,小明特意在樹干上系了一條鮮艷的紅布條。
孩子好奇地問:“爸爸,這是給樹的禮物嗎?”“是呀,”小明輕輕摸摸孩子的頭,
眼中滿是溫柔,“告訴大樹,我們還會回來的,就像它一直守望著我們一樣。
”車緩緩開出很遠,小明忍不住回頭望去,只見大樟樹依舊靜靜地在村口佇立著,
宛如一位慈祥的老神仙,守著一村人的故事,也守著他心里最柔軟的角落。
風(fēng)從車窗縫里鉆進來,帶著絲絲樟葉的清香,那熟悉的味道縈繞在鼻尖,他清楚地知道,
無論自己走到天涯海角,只要能聞到這股清香,就如同找到了回家的方向。因為,樹在,
家就在,那是他永遠的心靈歸處,是他疲憊時的溫暖港灣,是他在這紛繁世界中,
始終眷戀不舍的根之所在。五、樹洞里的秘密孩子上了小學(xué),隨著學(xué)業(yè)逐漸繁忙,
小明帶他回來的次數(shù)也漸漸減少。但每次與母親通電話,
母親總會興致勃勃地分享樹的點滴:“樹又結(jié)了新果,沉甸甸地掛在枝頭”,
或是“村口二嬸家的雞在樹下刨了個坑,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地做了窩”。母親的話語,
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面,將家鄉(xiāng)的生活場景細細描繪,絮絮叨叨間,
仿佛把日子拆成了一片片瑣碎卻珍貴的拼圖,慢慢拼湊進他的腦海。直到那年深秋,
電話那頭的母親沉默了許久,聲音透著掩飾不住的憂慮:“樹的西邊枝椏,被雷劈斷了一截。
”小明的心猛地一沉,像被重錘擊中。他的思緒瞬間飄回到過去,
清晰地記起那枝椏——小時候,父親常常在那底下晾曬稻谷,陽光灑在金黃的谷粒上,
閃耀著豐收的光澤。而他,也曾調(diào)皮地爬上那枝椏掏鳥窩,父親發(fā)現(xiàn)后,
站在樹下佯裝生氣地大聲喊:“快下來,要是摔斷了腿,我可不管你!
”那聲音雖然兇巴巴的,可眼里卻滿是藏不住的笑意。他心急如焚,連夜趕回村子。
當(dāng)車停在樟樹下時,夜幕已經(jīng)籠罩了整個村莊。斷枝的地方露出慘白的木質(zhì),
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刺眼,如同大樹身上一道觸目驚心的傷口。母親靜靜地站在樹旁,
手中拿著一捆麻繩,正仔細地往斷口處纏繞著舊棉布?!袄陷呑尤苏f,樹受傷了,
得給它裹點暖和的,就像人受了傷,得有人疼?!蹦赣H緩緩抬起頭,看向他,
眼中的紅血絲像密密麻麻的蛛網(wǎng),滿是心疼與無奈。那天夜里,小明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難以入眠。
他悄悄起身,來到樟樹下。斷枝的傷口還在緩緩滲著汁液,黏糊糊地沾在手上,
帶著一股清苦的腥氣,瞬間勾起了他心底最沉痛的回憶,像極了父親咳在痰盂里的血。
他不禁想起父親走前的那個冬天,同樣是這樣靜謐的夜晚,父親靠在床頭,氣息微弱而急促,
喘著氣說:“等我走了,就把我葬在樹后頭,我看著它,它也看著你們?!碑?dāng)時,
他喉嚨像被什么哽住,沒敢接話,如今,他才真正明白,父親是害怕自己像一陣風(fēng),
吹過便消散無蹤,他渴望找個踏實的地方,永遠守護著家人。他緩緩蹲下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