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沈忠來和老王來到省電視臺,見到了黃記者。四十多歲,身材微胖,眼神銳利,一看就是個經驗豐富的老記者。
老王把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,沈忠來則把施工日志、結構計算結果和那份不完整的檢測報告一一呈上。黃記者看得很仔細,不時皺起眉頭。
"太惡劣了!" 黃記者看完,憤怒地一拍桌子,"為了錢,竟然拿老百姓的生命開玩笑!"
"黃記者,你看這件事能報道嗎?" 老王問。
黃記者沉思了一會兒:"可以報道,但我們需要策略。直接報道可能會被壓下來,我們可以先在網(wǎng)絡上發(fā)布,引發(fā)輿論關注,然后電視臺再跟進報道。"
沈忠來和老王對視一眼,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。
當天下午,一篇題為《十年前橋梁坍塌真相:偷工減料使用不合格鋼筋》的文章出現(xiàn)在了各大社交平臺上。文章詳細揭露了劉振國當年如何偷工減料,使用存在氫脆缺陷的鋼筋,導致橋梁坍塌,以及事后如何買通關系掩蓋真相。
文章一出,立刻引發(fā)了軒然大波。網(wǎng)友們紛紛轉發(fā)評論,憤怒聲討劉振國的惡行。
"太可惡了!必須嚴懲!" "為了錢連人命都不顧,這種人就該千刀萬剮!" "希望有關部門能徹查,給死者一個交代!"
然而,好景不長。幾個小時后,網(wǎng)絡上的相關帖子開始陸續(xù)被刪除。沈忠來知道,這一定是劉振國動用了關系。
"怎么辦?帖子都被刪了!" 沈忠來焦急地問黃記者。
黃記者卻很淡定:"別擔心,我們早有準備。我們把文章發(fā)給了全國幾十家媒體和自媒體,他們會陸續(xù)發(fā)布的。劉振國就算再厲害,也不可能一手遮天。"
果然,沒過多久,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件事。輿論壓力越來越大,省紀委不得不重新啟動調查。
劉振國見勢不妙,開始瘋狂反撲。他一方面指使網(wǎng)絡水軍抹黑沈忠來,說他是因為被公司開除而懷恨在心,故意偽造證據(jù)陷害;另一方面,他又偽造了一份 "沈忠來收受賄賂" 的證據(jù),試圖反咬一口。
一時間,沈忠來成了輿論的焦點。有人支持他,也有人質疑他。醫(yī)院里甚至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,說他是 "白眼狼"、"忘恩負義"。
沈忠來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。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,是不是不該把這件事捅出來,害得自己和家人都受到牽連。
"忠來,別聽那些謠言。" 母親看出了他的心思,安慰道,"媽相信你是個正直的孩子。不管發(fā)生什么事,媽都支持你。"
劉梅也來到醫(yī)院,默默地陪在他身邊:"別擔心,我相信真相終會大白。"
看著母親和劉梅堅定的眼神,沈忠來重新燃起了斗志。他不能退縮,不能讓那些死去的人白白犧牲。
就在這時,老王帶來了一個好消息:"忠來,省紀委的李書記官復原職了!他剛才給我打電話,說上面已經注意到了這件事,要成立專案組徹查!"
沈忠來激動得差點跳起來:"真的嗎?太好了!"
"是啊," 老王笑著說,"這都是輿論的力量?,F(xiàn)在,劉振國插翅難飛了!"
然而,就在沈忠來以為事情終于有了轉機的時候,一個噩耗傳來 —— 小李失蹤了。
沈忠來立刻趕到小李家,發(fā)現(xiàn)家里一片狼藉,像是被人搜查過。鄰居說,昨天晚上看到幾個黑衣人把小李強行帶走了。
沈忠來的心沉到了谷底。他知道,這一定是劉振國干的。小李是關鍵證人,如果他出事了,很多證據(jù)都無法成立。
"劉振國,你這個畜生!" 沈忠來狠狠地砸了一下墻壁,眼中充滿了憤怒和擔憂。
他立刻給李書記打電話,把小李失蹤的事情告訴了他。李書記表示會立刻派人尋找小李的下落,同時加強對沈忠來和老王的保護。
沈忠來知道,現(xiàn)在是最關鍵的時刻。劉振國已經狗急跳墻,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。他必須提高警惕,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,同時等待小李的消息。
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,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