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衙的契約簽得很順利,三成定金足有五百兩銀子,沉甸甸地放在匣子里,壓得李硯的胳膊都有些發(fā)酸。他把銀子鎖進新買的鐵柜里,心里踏實了不少。有了這筆錢,擴大生產(chǎn)的底氣就更足了。
“李大哥,你看這窯爐改得怎么樣?” 王二柱光著膀子,抹了把臉上的汗,指著眼前的新窯問道。他是村里有名的泥瓦匠,李硯把改建窯爐的活兒交給了他。
李硯走上前,拿著尺子量了量窯口的尺寸,又查看了通風(fēng)口的位置,滿意地點點頭:“不錯,跟圖紙上一模一樣。二柱哥,辛苦你了?!?這新窯采用了拱形結(jié)構(gòu),比原來的陶罐窯容積大了十倍不止,而且增加了多個通風(fēng)口,能讓柴火充分燃燒,提高煅燒溫度。
“嘿嘿,不辛苦?!?王二柱撓了撓頭,笑得有些不好意思,“跟著李大哥干活,心里踏實?!?自從在水泥廠干活,他每天能賺五十文錢,比原來蓋房子強多了,對李硯自然是滿心感激。
李硯笑了笑,轉(zhuǎn)身看向另一邊。幾個工人正在安裝他設(shè)計的水力研磨機。這東西原理很簡單,就是利用水流的沖擊力帶動石磨轉(zhuǎn)動,比人工研磨效率高多了。他特意讓人在附近的小溪上筑了個水壩,引了一股水流過來驅(qū)動機器。
“轟隆隆 ——” 隨著工人打開閘門,水流沖擊著水輪,帶動石磨緩緩轉(zhuǎn)動起來。看著灰白色的水泥粉末從磨盤間流淌出來,李硯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有了這些設(shè)備,水泥廠的日產(chǎn)量至少能提高十倍,完全能滿足驛道工程的需求。
就在這時,一個工人匆匆跑了過來,神色慌張:“李大哥,不好了,村口來了一群人,說是要找你算賬!”
李硯眉頭一皺:“找我算賬?我得罪誰了?” 他心里納悶,自己一直安分守己做生意,沒招惹過誰啊。
“他們說是…… 是鎮(zhèn)上石灰窯的人?!?工人喘著氣說。
李硯恍然大悟。原來是同行啊。他用水泥搶占了石灰的市場,那些石灰窯的老板肯定恨得牙癢癢,這是來找茬了。
“走,去看看?!?李硯沉聲道,心里已經(jīng)有了計較。
來到村口,果然看到一群人堵在那里,為首的是個滿臉橫肉的壯漢,腰間別著把殺豬刀,看著就不是善茬。周圍還圍著不少村民,指指點點,議論紛紛。
“你就是那個什么水泥廠的李硯?” 壯漢看到李硯,眼睛一瞪,語氣不善地問道。
“正是在下。” 李硯不卑不亢地說,“不知各位找我何事?”
“何事?” 壯漢冷笑一聲,上前一步,唾沫星子都快噴到李硯臉上了,“小子,你用那什么破水泥搶我們的生意,你知道嗎?這附近幾個縣的石灰生意,都是我們張家窯的!你敢斷我們的財路,是不是活膩了?”
原來這壯漢是鎮(zhèn)上張家窯的少東家張彪。張家窯在鎮(zhèn)上開了幾十年,壟斷了附近的石灰市場,賺得盆滿缽滿。自從李硯的水泥出現(xiàn),好多人都改用水泥了,張家窯的生意一落千丈,張彪自然把賬算到了李硯頭上。
“張東家說笑了,” 李硯淡淡道,“做生意講究的是公平競爭,我用我的水泥,你賣你的石灰,各憑本事吃飯,怎么能說是我斷了你的財路呢?”
“放屁!” 張彪怒喝一聲,“若不是你這破東西,大家怎么會不用我的石灰?我告訴你,識相的,就趕緊把這破廠子關(guān)了,否則別怪我不客氣!” 他說著,揮了揮拳頭,露出胳膊上的肌肉,威脅之意溢于言表。
周圍的村民都嚇得往后退了退,翠兒更是擔(dān)心地拉住了李硯的衣角。
李硯拍了拍翠兒的手,示意她別怕,然后看向張彪:“張東家,我這廠子是合法經(jīng)營,有縣衙的文書,你想讓我關(guān)門,恐怕沒那么容易?!?/p>
“縣衙文書?” 張彪不屑地笑了,“一個小小的縣丞而已,能奈我何?我告訴你,我表哥可是州府的通判!你要是識相,就趕緊乖乖聽話,不然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!”
李硯心里暗罵一聲,這貨居然還想拿官壓人。不過他也不怕,蘇文淵既然敢用他的水泥,肯定會護著他。
“張東家,我勸你還是不要亂來?!?李硯冷冷道,“我這廠子有官府撐腰,你要是敢在這里鬧事,就是跟官府作對,后果你承擔(dān)得起嗎?”
張彪愣了一下,顯然沒想到李硯這么硬氣。他眼珠一轉(zhuǎn),計上心來:“好,你有種!既然你說你的水泥好,那咱們就來比試比試!要是你的水泥真比我的石灰強,我就認(rèn)了。要是比不過,你就乖乖把廠子關(guān)了,怎么樣?”
李硯正想找機會徹底打壓一下這些競爭對手,聞言立刻道:“好,我跟你比!怎么比,你說吧?!?/p>
“簡單!” 張彪指著不遠(yuǎn)處的一座小橋,“那座橋年久失修,早就該換了。咱們就各出材料,各找工匠,在那里修兩座橋,誰的橋先修好,誰的橋更結(jié)實,就算誰贏!”
那座橋是村里通往鎮(zhèn)上的必經(jīng)之路,確實破舊不堪,每次下雨都泥濘難行,村民們早就盼著能修座新橋了。
李硯看了看那座橋,又看了看張彪,笑道:“好,就這么定了。不過,咱們得立個文書,免得你到時候不認(rèn)賬。”
“立就立!誰怕誰啊!” 張彪拍著胸脯說。
很快,有人找來紙筆,兩人當(dāng)場立下文書,簽字畫押,還請了村里的老族長做見證。
張彪帶著人揚長而去,臨走時還撂下一句狠話:“小子,你等著輸吧!”
看著他們的背影,翠兒擔(dān)心地說:“李大哥,張家窯財大氣粗,咱們能贏嗎?”
李硯自信地笑了笑:“放心吧,用不了多久,他們就知道什么叫差距了?!?他心里清楚,用石灰砂漿砌橋,光是凝固就得好幾天,而且硬度根本沒法跟水泥比。這場比試,他贏定了。
接下來的幾天,李硯和張彪都開始忙著修橋。張彪果然財大氣粗,從鎮(zhèn)上請了十幾個經(jīng)驗豐富的工匠,還拉來了幾大車石灰,搞得聲勢浩大。而李硯這邊,只是讓水泥廠的幾個工人幫忙,用的全是自己生產(chǎn)的水泥。
村民們都好奇地圍在河邊看熱鬧,議論紛紛。
“你說誰能贏啊?”
“我覺得還是張家窯厲害,他們做石灰?guī)资炅恕!?/p>
“可李大哥的水泥也很厲害啊,上次王大戶家的墻,錘子都砸不動?!?/p>
李硯沒空理會眾人的議論,他親自指揮工人施工。先用鋼筋(他讓人用熟鐵打制的)做骨架,再用水泥澆筑橋墩,最后鋪設(shè)橋面。整個過程有條不紊,效率極高。
只用了三天時間,一座嶄新的水泥橋就修好了。橋面平整光滑,橋墩堅固厚實,看起來就很結(jié)實。
而張彪那邊,因為石灰砂漿凝固得慢,才剛剛把橋墩砌好,還得等上幾天才能鋪橋面。
看到李硯的橋已經(jīng)修好,張彪氣得臉都綠了,但也沒辦法,只能催促工匠們加快速度。
又過了五天,張家窯的石橋終于也修好了。雖然看起來也還不錯,但跟李硯的水泥橋比起來,總覺得差點意思。
到了比試的日子,全村的人都來到了河邊,連蘇文淵也親自過來了。
按照事先約定,先測試兩座橋的承重能力。張彪讓人趕了十頭水牛上橋,石橋勉強能承受住。
輪到李硯的水泥橋了,他讓人趕了二十頭水牛上去,橋面紋絲不動。接著,他又讓人在橋上堆滿了石頭,足足有上萬斤重,水泥橋依然穩(wěn)如泰山。
村民們發(fā)出一陣驚嘆,看向李硯的眼神充滿了敬佩。
張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,還不死心:“這才剛修好,誰知道以后怎么樣?說不定過幾天就塌了!”
李硯懶得跟他廢話,直接讓人找來幾桶水,潑在兩座橋上。然后又讓人用錘子去砸橋身。
結(jié)果可想而知,張家窯的石橋被砸得坑坑洼洼,還滲進了不少水。而李硯的水泥橋,不僅滴水不漏,錘子砸上去只留下個白痕。
“怎么樣,張東家,你還有什么話說?” 李硯看著張彪,冷冷地問道。
張彪面如死灰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當(dāng)著這么多人的面,他輸?shù)靡粩⊥康亍?/p>
蘇文淵走上前,看了看兩座橋,對李硯贊道:“李掌柜果然好本事!這水泥橋不僅堅固耐用,還省時省力,真是修路建橋的利器??!” 他轉(zhuǎn)頭看向張彪,臉色瞬間沉了下來,語氣冰冷:“張彪,你聚眾鬧事,還想欺壓良善,當(dāng)本縣不存在嗎?”
張彪嚇得一哆嗦,連忙跪地求饒:“蘇大人饒命!小的有眼無珠,再也不敢了!” 他怎么也沒想到,蘇文淵會親自過來,還幫著李硯說話。
蘇文淵冷哼一聲:“念你是初犯,這次就饒了你。若再敢胡作非為,定不饒你!還不快滾!”
“是是是,小的這就滾!” 張彪連滾帶爬地帶著人跑了,連那座剛修好的石橋都沒敢再看一眼。
看著張彪狼狽的背影,村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,看向李硯的眼神更加敬佩了。
“李大哥,你太厲害了!” 翠兒跑到李硯身邊,臉上洋溢著崇拜的笑容。
李硯笑了笑,心里卻很清楚,這只是暫時的。張彪肯定不會善罷甘休,以后說不定還會來找麻煩。但他也不怕,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,他有信心應(yīng)對一切挑戰(zhàn)。
蘇文淵又仔細(xì)查看了一下水泥橋,對李硯贊不絕口:“李掌柜,你這水泥真是個好東西。等驛道修好了,本縣一定上奏朝廷,為你請功?!?/p>
李硯連忙道謝:“多謝大人厚愛。能為朝廷效力,是在下的榮幸?!?他知道,這又是一個難得的機會。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認(rèn)可,他的水泥生意就能做得更大。
蘇文淵又和李硯聊了幾句,叮囑他一定要按時供應(yīng)驛道工程所需的水泥,然后才帶著人離開了。
比試贏了,還得到了蘇文淵的賞識,李硯的名聲一下子傳遍了整個縣城。不少人都慕名而來,想要購買他的水泥。李硯趁機擴大了水泥廠的規(guī)模,又雇了不少工人,生意做得紅紅火火。
隨著生意越來越好,李硯也賺了不少錢。他在村里蓋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,還買了幾畝良田。翠兒也經(jīng)常來他家?guī)兔Γ瑑扇说年P(guān)系越來越親近。
這天,李硯正在院子里看書,翠兒端著一碗剛做好的酸梅湯走了過來:“李大哥,天熱,喝點酸梅湯解解暑吧?!?/p>
李硯接過酸梅湯,喝了一口,酸甜可口,頓時覺得涼快了不少:“謝謝你,翠兒。你的手藝越來越好了。”
翠兒臉頰微紅,低下頭小聲說:“只要李大哥喜歡就好?!?/p>
看著翠兒嬌羞的模樣,李硯的心里泛起一陣漣漪。這段時間相處下來,他對這個善良淳樸的姑娘已經(jīng)有了好感。只是他不知道,翠兒心里是怎么想的。
就在這時,一個家丁匆匆跑了進來:“掌柜的,外面來了一位小姐,說是要見您?!?/p>
李硯有些納悶,他在縣城里認(rèn)識的人不多,怎么會有小姐來找他?
“讓她進來吧?!?李硯說道。
很快,一個身穿粉色衣裙的年輕女子走了進來。她長得眉清目秀,氣質(zhì)優(yōu)雅,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兒。
“小女子慕容雪,見過李掌柜?!?女子微微屈膝,行了一禮。
李硯連忙起身還禮:“慕容小姐客氣了。不知小姐找在下有何要事?”
慕容雪抬起頭,目光落在李硯身上,帶著一絲好奇:“久聞李掌柜大名,聽說您發(fā)明的水泥非常神奇,小女子特意來見識一下。”
李硯恍然大悟,原來是慕名而來的。他笑著說:“慕容小姐過獎了。只是一點雕蟲小技而已?!?/p>
“李掌柜太謙虛了?!?慕容雪笑了笑,“小女子家里最近想蓋一座花園,聽說用水泥做假山、鋪路非常好,所以想向李掌柜訂購一些水泥?!?/p>
“沒問題?!?李硯爽快地答應(yīng)了,“不知小姐需要多少?我讓人給您送過去?!?/p>
“那就多謝李掌柜了?!?慕容雪感激地說,“具體的數(shù)量,我讓管家跟您詳談?!?/p>
說著,慕容雪身后的一個管家走上前,和李硯談?wù)撈鹆擞嗁徦嗟募?xì)節(jié)。
李硯和管家談妥后,慕容雪又和李硯聊了幾句,對他的才華贊不絕口。李硯也覺得這個慕容小姐不僅漂亮,而且很有見識,兩人聊得很投機。
臨走時,慕容雪看著李硯,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舍:“李掌柜,有空的話,小女子想請您到府中做客,不知您是否有空?”
李硯愣了一下,隨即笑道:“多謝小姐邀請,在下有空一定去拜訪?!?/p>
慕容雪笑了笑,然后帶著管家離開了。
看著慕容雪的背影,翠兒的心里有些失落。她能感覺到,這位慕容小姐對李大哥有意思。而自己,只是一個普通的農(nóng)村姑娘,根本沒法和她相比。
李硯并沒有注意到翠兒的異樣,他還在回味剛才和慕容雪的談話。他覺得這個慕容小姐很不簡單,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(zhì)。
接下來的日子里,李硯依舊忙著水泥廠的生意,同時也在為驛道工程供應(yīng)水泥。慕容雪也經(jīng)常派人來訂購水泥,有時還會親自過來,和李硯聊上幾句。兩人的關(guān)系越來越近。
翠兒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辦。她只能默默地為李硯付出,希望李硯能明白她的心意。
這天,李硯正在水泥廠指揮工人干活,忽然聽到一陣喧嘩聲。他抬頭一看,只見張彪帶著一群人又來到了水泥廠門口,手里還拿著棍棒,看樣子是來鬧事的。
李硯眉頭一皺,心里暗罵一聲,這張彪果然又來找麻煩了。
“張彪,你又來干什么?” 李硯冷冷地問道。
張彪臉上帶著一絲陰狠的笑容:“李硯,上次的賬,我還沒跟你算呢!你搶了我的生意,還讓我在眾人面前出丑,我今天一定要好好教訓(xùn)你!”
說著,張彪一揮手,一群人就拿著棍棒沖了上來。
李硯早有準(zhǔn)備,他大聲喊道:“大家不要怕,跟他們拼了!” 水泥廠的工人們早就對張彪忍無可忍了,聽到李硯的話,紛紛拿起身邊的工具,和張彪的人打了起來。
一時間,水泥廠里亂成了一團。李硯也拿起一根木棍,和張彪打在了一起。他雖然是個書生,但這段時間經(jīng)常鍛煉,力氣也大了不少,加上他懂一些物理原理,知道怎么發(fā)力,倒也不落下風(fēng)。
就在這時,一個官差匆匆跑了過來,大聲喊道:“住手!都給我住手!蘇大人來了!”
張彪的人一聽蘇大人來了,頓時嚇得停了手。張彪也有些害怕,但還是強裝鎮(zhèn)定。
蘇文淵帶著一群衙役快步走了進來,看到眼前的景象,臉色頓時沉了下來:“張彪,你好大的膽子!竟敢在這里聚眾斗毆,還敢打李掌柜的主意,你是不是活膩了?”
張彪連忙跪地求饒:“蘇大人饒命!小的一時糊涂,再也不敢了!”
蘇文淵冷哼一聲:“哼,這次絕不饒你!來人,把張彪和他的人都給我抓起來,帶回縣衙嚴(yán)加審訊!”
衙役們立刻上前,把張彪等人都抓了起來。張彪一邊掙扎,一邊大喊:“李硯,你給我等著,我不會放過你的!”
李硯看著張彪被抓走,心里松了一口氣。這次有蘇文淵在,張彪肯定不會有好下場了。
蘇文淵走到李硯身邊,關(guān)切地問道:“李掌柜,你沒事吧?”
“多謝大人關(guān)心,我沒事?!?李硯說道。
“沒事就好。” 蘇文淵點了點頭,“以后要是再有人敢來找麻煩,你就直接報官,本縣一定為你做主?!?/p>
“多謝大人。” 李硯感激地說。
蘇文淵又安撫了一下工人們,然后才帶著人離開了。
經(jīng)過這件事,再也沒有人敢來找李硯的麻煩了。他的水泥廠生意越來越紅火,不僅供應(yīng)著驛道工程,還銷往了其他縣城。李硯也成了縣城里有名的富商。
不久后,驛道工程順利完工。用水泥鋪設(shè)的驛道平整寬闊,堅固耐用,得到了過往行人的一致好評。蘇文淵也如約上奏朝廷,為李硯請功。
朝廷得知后,非常重視,下旨嘉獎了李硯,還封他為 “工部員外郎”,讓他負(fù)責(zé)在全國推廣水泥的使用。
李硯接到圣旨后,非常激動。他知道,這是他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。他將帶著他的物理知識,在這個時代創(chuàng)造出更多的奇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