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政回到出租屋。
兩萬塊錢,對他來說,只是杯水車薪。
他要做的,是建立一個帝國。
商業(yè)帝國。
十八萬,是遠遠不夠的。
他需要一個更大的平臺,一個能讓他快速積累資本的地方。
他又打開了電腦。
這次,他搜索的是“股票”和“金融”。
屏幕上,紅紅綠綠的曲線,各種復雜的圖表和數(shù)據(jù),讓他皺起了眉頭。
這比批閱奏章要復雜得多。
但他沒有畏懼。
他是始皇帝,學習能力,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接下來的幾天,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。
除了吃飯睡覺,他所有的時間,都在學習。
K線圖,市盈率,宏觀經(jīng)濟,地緣政治……
他像一塊海綿,瘋狂地吸收著這個時代的知識。
趙政那顆屬于學渣的腦袋,在他的意志驅(qū)動下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(zhuǎn)著。
他發(fā)現(xiàn),這所謂的“股市”,其實和戰(zhàn)場沒什么區(qū)別。
都是人性的博弈。
貪婪,恐懼,希望,絕望。
而洞悉人性,是君王的必修課。
一周后,他用趙政的身份,開了一個股票賬戶。
他把剩下的錢,全部投了進去。
他沒有選擇那些熱門的科技股或者龍頭股。
他選擇了一支非常冷門的股票。
一家瀕臨破產(chǎn)的……農(nóng)業(yè)公司。
這家公司的主要業(yè)務,是種植和銷售一種叫“藜麥”的作物。
因為經(jīng)營不善,連年虧損,股價已經(jīng)跌到了谷底,隨時可能退市。
他買下這支股票后,就沒再管它。
他開始做另一件事。
他在網(wǎng)上,用“始皇”這個ID,發(fā)表了一篇文章。
文章的標題是:《論糧食安全與帝國基石》。
這篇文章,沒有用任何華麗的辭藻。
他只是用最樸實,最直白,甚至帶著一絲古風的語言,從秦朝的軍屯制度,講到漢代的漕運,再到現(xiàn)代的地緣沖突和糧食危機。
他用詳實的歷史案例和驚人的戰(zhàn)略眼光,論證了一個觀點:
未來十年,世界最大的危機,不是能源,不是科技,而是糧食。
而藜麥,這種耐寒、耐旱、營養(yǎng)全面的作物,將在未來的糧食危機中,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。
這篇文章,一開始,并沒有引起什么注意。
只是被當成一個歷史愛好者的囈語。
但,是金子總會發(fā)光。
一個知名的財經(jīng)博主,無意中看到了這篇文章。
他本來是想當個笑話看的,可越看,越心驚。
文章里的很多觀點,聞所未聞,卻又邏輯嚴密,無法反駁。
尤其是對國際局勢的預判,精準得可怕。
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,轉(zhuǎn)發(fā)了這篇文章,并加了一句評論:【高手在民間?一篇關于農(nóng)業(yè)股的雄文,觀點清奇,值得一看?!?/p>
這一轉(zhuǎn),就像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炸彈。
文章火了。
無數(shù)的經(jīng)濟學家,投資人,甚至一些機構(gòu),都開始研究這篇文章。
他們震驚地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叫“始皇”的作者,對歷史和未來的洞察力,簡直到了妖孽的地步!
“始皇”是誰?
一時間,全網(wǎng)都在尋找這個神秘的ID。
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,嬴政,對此一無所知。
他只是在做他認為該做的事。
輿論,是武器。
是他兩千年前就玩剩下的東西。
那家農(nóng)業(yè)公司的股票,開始有了動靜。
先是小幅上漲。
然后,是連續(xù)幾個漲停板。
一周之內(nèi),股價翻了三倍。
嬴政的賬戶里,那不到兩萬塊,變成了六萬多。
他沒有賣。
他知道,這只是開始。
黎舒父親的手術(shù),很成功。
她把剩下的錢,還給了那位收藏家,并坦白了真相。
收藏家沒有追究,只是感慨,讓她好好珍惜那把劍的主人。
黎舒想把那十八萬還給趙政。
但她發(fā)現(xiàn),她聯(lián)系不上他了。
電話不接,消息不回。
她去出租屋找他,房東說,趙政已經(jīng)好幾天沒出門了。
她有些擔心,怕他出事。
她不知道的是,此刻的趙政,正在掀起一場資本市場的風暴。
蕭逸塵也注意到了這篇文章。
和別人不一樣,當他看到“始-皇”這個ID的時候,他第一時間,就想到了那個在西倉遇見的,自稱“朕”的年輕人。
趙政。
他立刻讓手下去查。
很快,他得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結(jié)果。
那個“始皇”的ID,注冊IP地址,就在趙政租住的那棟樓里。
而趙政,在一周前,全倉買入了那支暴漲的農(nóng)業(yè)股。
“有意思,真是有意思?!?/p>
蕭逸塵坐在他的辦公室里,看著窗外的車水馬龍,笑了。
“趙政……嬴政……”
他拿起電話。
“喂,幫我查一個人,所有的資料,我都要?!?/p>
他有一種預感。
這個趙政,會是他這輩子,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。
或者說……獵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