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清晨五點的油條凌晨五點,天光還吝嗇地躲在厚重的云層后面,
城市如同一個沉睡的巨人,只有零星的窗戶亮著燈,像是巨人身上幾處發(fā)癢的蚊子包。
林美娟的生物鐘比全市百分之九十九的鬧鐘都要準(zhǔn)時。她悄無聲息地起床,
像一個在自己家里行走的影子,摸黑穿過客廳,唯恐驚擾了任何一個家人的美夢。
廚房是她的戰(zhàn)場,也是她的牢籠。今天是大兒子高天和小女兒高莉暑假在家的最后一天,
丈夫高建軍特意囑咐了,早餐要豐盛些,要有儀式感。“儀式感”這三個字,
從一個四仰八叉躺在床上打著呼嚕的男人嘴里說出來,顯得格外輕飄和諷刺。
但對林美娟來說,這是命令。她熟練地從冰箱里拿出昨晚就和好的面團(tuán)。
這面是她用最好的高筋粉,加了雞蛋和牛奶,反復(fù)揉捏,直到面團(tuán)光滑得像女兒高莉的臉蛋。
婆婆張?zhí)m有胃病,吃不得外面加了明礬的油條,所以二十年來,
家里的油條都是林美娟親手炸的。油鍋燒熱,她將切好的面劑子兩兩疊放,
用筷子在中間輕輕一壓,然后巧手一抻,放入滾油中。面劑子“刺啦”一聲,
像被賦予了生命,迅速膨脹、翻滾,在油鍋里跳著金黃色的舞蹈。很快,第一鍋油條出鍋了,
根根飽滿,外殼酥脆,內(nèi)里綿軟??諝庵袕浡_一股誘人的麥香和油香。緊接著是熬小米粥,
煮茶葉蛋,拌兩碟爽口小菜。等一切都準(zhǔn)備妥當(dāng),時針剛剛指向六點半?!敖ㄜ姡瑡?,
孩子們,起床吃早飯了!”她的聲音不大不小,剛好能穿透每一扇房門,
又不會顯得過于刺耳。第一個走出房間的是婆婆張?zhí)m,她穿著一身絲質(zhì)的睡衣,
頭發(fā)梳得一絲不茍,即便是在家里,也端著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(yán)。她徑直走到餐桌前,
拿起一根油條,掰開看了看,又湊到鼻子前聞了聞?!懊谰辏裉爝@油是不是沒燒透?
油條有點吸油了?!睆?zhí)m的聲音很平淡,卻像一根針,精準(zhǔn)地扎在林美娟最敏感的神經(jīng)上。
“媽,油溫是夠的,可能是今天面和得軟了點。”林美娟連忙解釋,
臉上掛著習(xí)慣性的謙卑笑容?!澳蔷褪悄愕膯栴}了。”張?zhí)m放下油條,沒再碰第二根。
高建軍打著哈欠出來了,他看了一眼豐盛的早餐,點點頭,算是認(rèn)可。但他坐下后,
第一句話是:“醬豆腐呢?吃油條小米粥,怎么能沒有紅方醬豆腐?”“昨天吃完了,
我忘了買。有新做的醬黃瓜,也很好吃?!绷置谰臧研〉油媲巴屏送??!巴??
”高建軍皺起眉頭,“這么點事都記不???你一天到晚在家,不就琢磨這點吃吃喝喝的事嗎?
”林美娟的心沉了一下,但還是笑著說:“是是是,我記性不好,下次一定記得。
”兒子高天和女兒高莉也睡眼惺忪地坐到了餐桌旁。高天戴著耳機,
一邊刷手機一邊往嘴里塞著茶葉蛋,仿佛桌上其他人都是空氣。
高莉則對著一根油條拍了半天照,加濾鏡,修圖,然后發(fā)了個朋友圈,
配文:“老媽的愛心早餐,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哦!”林美娟看到女兒的朋友圈,
心里掠過一絲暖意??伤€沒來得及高興,就聽到高莉抱怨:“媽,
你下次能不能學(xué)學(xué)網(wǎng)上那些美食博主,做點那種顏值高的?比如班尼迪克蛋什么的。
你做的這些,太土了,發(fā)朋友圈都沒人點贊?!蹦墙z暖意瞬間被冰封。她默默地坐在一旁,
看著一家人吃著她辛苦一個多小時做出來的早餐,聽著他們理所當(dāng)然的挑剔和抱怨。
她沒有胃口,也習(xí)慣了等他們吃完,自己再吃點殘羹冷炙。這就是她二十年如一日的生活。
一個完美的妻子,一個孝順的兒媳,一個慈愛的母親。一個……沒有自我的陀螺。吃完飯,
高建軍把碗一推,起身去換衣服準(zhǔn)備上班。婆婆回房念佛。孩子們各自回房繼續(xù)與手機纏綿。
一桌子的杯盤狼藉,自然是留給林美娟的。她站在水槽前,熱水沖刷著油膩的盤子,
也仿佛在沖刷著她那顆早已麻木的心。她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天色,忽然覺得,
這二十年的歲月,就像這永遠(yuǎn)也洗不完的碗,重復(fù),油膩,且毫無意義。
第二章:壓垮駱駝的電話下午,林美娟正在擦地板,
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被她打理得一塵不染。這是她的職責(zé),
也是她唯一能獲得一點點成就感的地方。高建軍的手機放在客廳的茶幾上充電,
忽然響了起來。來電顯示是“大姐”。林美娟沒多想,拿起來準(zhǔn)備送到書房給丈夫。
可就在這時,她聽到了書房里傳來高建軍壓低了聲音的談話聲,他正在打另一個電話。
鬼使神差地,她按下了接聽鍵,并調(diào)低了音量。
電話那頭傳來大姑子高建紅尖銳的聲音:“建軍啊,媽下個月的七十大壽,
你們準(zhǔn)備怎么辦啊?我可跟親戚們都說了,要在最好的酒店,大辦一場,
讓我們老高家也風(fēng)光風(fēng)光!”林美娟的心一緊。婆婆的生日,每年都是她最累的時候。
只聽高建軍在書房里對著另一個電話說:“……好的好的,李總,
您放心……”他似乎是結(jié)束了工作電話,然后對著茶幾上的手機喊了一聲:“美娟!
誰的電話?”林美娟沒作聲,她聽到高建軍的腳步聲,立刻掛斷了電話,
裝作剛剛才看到來電的樣子,把手機遞過去:“是……是大姐?!备呓ㄜ娊舆^手機,
立刻給高建紅回了過去,并按了免提。“喂,姐,剛才跟領(lǐng)導(dǎo)打電話呢?!薄芭叮艺f呢。
媽生日的事,你到底怎么想的?”“辦,肯定要辦!風(fēng)風(fēng)光光地辦!
”高建軍的聲音充滿了豪氣,“酒店你去看,錢我來出。不就是幾萬塊錢的事嘛!
”“那敢情好!就等你這句話了。不過……”高建紅話鋒一轉(zhuǎn),“光有酒店還不行,
壽宴的菜品得有特色。酒店的菜,翻來覆去就那幾樣,吃膩了。要我說,
還得是美娟親自下廚做幾道壓軸的硬菜,那才叫有心意。
親戚們都愛吃她做的那個佛跳墻和八寶鴨?!绷置谰甑男膹氐讻隽?。在酒店辦,還要她做菜?
那意味著她要提前幾天就開始準(zhǔn)備食材,在家里燉煮好,再大包小包地送到酒店去。
這已經(jīng)不是辛苦,而是折辱了。她等著高建軍拒絕,等著他為自己說一句話。
哪怕一句“她也挺累的”,她都會覺得這二十年的付出是值得的。然而,
她只聽到高建軍毫不猶豫地大笑:“哈哈哈,沒問題!這事包在我身上。我們家美娟,
別的本事沒有,做飯的手藝那是祖?zhèn)鞯?。她一天到晚閑在家里,也就這點用處了。
讓她給媽做幾道菜,那是她的福分!
家里”……“也就這點用處了”……“那是她的福分”……每一個字都像一把淬了毒的冰刀,
狠狠地扎進(jìn)林美娟的心臟。她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,手腳冰涼。
電話那頭的高建紅滿意地笑了:“那行,就這么定了。你可得好好跟美娟說,讓她用心點,
別到時候掉鏈子,在親戚面前丟人?!薄胺判陌山?!”高建軍拍著胸脯保證,“她敢嗎?
離了我,她連自己都養(yǎng)不活。一個快五十歲的家庭婦女,沒文憑沒技能,
社會早就把她淘汰了。她現(xiàn)在的好日子,全是我給的。她得感恩。”電話掛斷了。
高建軍得意洋洋地看著林美娟,像一個將軍在分配一個不容置疑的任務(wù):“聽到了吧?
媽的生日,你辛苦一下,把那幾個拿手菜準(zhǔn)備好。到時候給我長長臉。
”林美娟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點頭答應(yīng)。她只是靜靜地看著他,眼神里沒有憤怒,沒有悲傷,
只有一片死寂的平靜。高建軍被她看得有點不自在,皺眉道:“怎么了?不樂意???
林美娟我可告訴你,別給臉不要臉。吃我的喝我的,讓你做點事就擺臉色?
”林美娟緩緩地?fù)u了搖頭,嘴角甚至還扯出了一絲微笑,那笑容看得高建軍心里發(fā)毛。
“沒有不樂意?!彼f,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,“媽的七十大壽,是該好好辦。”說完,
她轉(zhuǎn)身繼續(xù)去擦那片已經(jīng)被她擦得能照出人影的地板,仿佛剛才那通電話,那些話,
都與她無關(guān)。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有什么東西,在她心里,徹底碎了。駱駝已經(jīng)被壓垮了。
從今天起,她不再是那個逆來順受的林美娟。她要為自己活一次。
第三章:外婆的廚房當(dāng)天晚上,林美娟破天荒地失眠了。她在黑暗中睜著眼睛,
高建軍的鼾聲像拉鋸一樣在耳邊響起。二十年來,她聽著這個聲音入睡,覺得那是依靠。
今天,她只覺得無比的刺耳和惡心。
她腦子里反復(fù)回響著丈夫的話——“也就這點用處了”、“離了我她連自己都養(yǎng)不活”。
真的嗎?自己真的就這么沒用嗎?她想起了自己的外婆。外婆是民國時期大戶人家的小姐,
雖是女子,卻精通點心制作,一手蘇式船點的絕活,能用尋常的面米,捏出世間百態(tài),
花鳥魚蟲。小時候,林美娟最喜歡待在外婆的廚房里,看她那雙巧手如何化腐朽為神奇。
外婆常說:“美娟,女人的手,既能洗衣做飯,也能描龍畫鳳。千萬別小看了自己。
”結(jié)婚后,這些手藝被她用來討好丈夫和婆家,成了“家庭婦女的本分”。
她有多久沒有為了自己的樂趣,去做一份精致的點心了?一個念頭,
像一顆被埋藏多年的種子,在壓力的澆灌下,終于破土而出。第二天,她照常做好了早餐,
送走了一家人。然后,她走進(jìn)了自己的戰(zhàn)場——廚房。但這一次,不是為了別人。
她從柜子深處翻出了外婆留給她的一套小巧精致的點心模具,上面已經(jīng)蒙了一層薄薄的灰。
她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凈,如同擦拭自己蒙塵的夢想。她決定做一道最復(fù)雜,
也是外婆最拿手的點心——荷花酥。和面、開酥、包餡、造型……每一個步驟,
她都記得清清楚楚。她的手指仿佛有了記憶,在面團(tuán)上靈活地跳躍。
那不再是一雙只知道油鹽醬醋的煮婦的手,而是一雙藝術(shù)家的手。
當(dāng)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荷花酥胚子放進(jìn)油鍋,隨著油溫的升高,花瓣一層層地綻開,
變成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粉色荷花時,林美娟的眼睛濕潤了。她成功了。
她沒有忘記外婆的技藝,也沒有失去創(chuàng)造美好的能力。她拿出女兒淘汰下來的舊手機,
對著這盤美得不可方物的荷花酥拍了許多照片和視頻。她想,這么美的東西,
應(yīng)該讓更多人看到。她注冊了一個社交賬號,想了很久,取名“外婆的廚房”。沒有頭像,
沒有簡介,她只是默默地把那段荷花酥綻放的視頻發(fā)了上去,
配上了一句很簡單的話:“時光里盛開的荷花?!弊鐾赀@一切,
她把荷花酥小心地裝進(jìn)盒子里,然后像往常一樣,開始打掃衛(wèi)生,準(zhǔn)備午飯,
仿佛什么都沒有發(fā)生。接下來的幾天,她像是開啟了雙面人生。白天,
她依舊是那個圍著灶臺和家人轉(zhuǎn)的林美娟。晚上,等所有人都睡了,她就溜進(jìn)廚房,
開始她的創(chuàng)作。她做了晶瑩剔透的桂花糕,做了惟妙惟肖的玉兔餃,
做了層層疊疊的千層糕……每一道點心,都像是她沉默的反抗和無聲的宣言。
她把制作過程拍成視頻,剪輯得很簡單,甚至有些粗糙,但視頻里的那份專注和對食物的愛,
是任何特效都無法比擬的。她的賬號,一開始無人問津。但她不氣餒,
這本就是她為自己開辟的一個精神角落。直到一周后,那個荷花酥的視頻,突然爆了。
一夜之間,點贊從幾十個飆升到幾十萬,粉絲數(shù)也從零漲到了五萬。
評論區(qū)里全是驚嘆:“我的天,這是面做的?確定不是藝術(shù)品?
” “博主的手是被上帝吻過嗎?這是真正的中國風(fēng)!” “看著花瓣綻開的那一刻,
我整個人都被治愈了?!?“求教程!跪求!
”林美-娟看著手機屏幕上不斷跳出的紅色通知,激動得手都在發(fā)抖。原來,她的價值,
真的有人看得到。第四章:雙面人生“外婆的廚房”火了,林美娟的生活也開始變得不同。
她每天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廚房里,研究新的點心,拍攝視頻。為了不讓家人發(fā)現(xiàn),
她只能利用家人都已熟睡的深夜,或是他們外出的間隙。這讓她變得異常疲憊,
但精神上卻前所未有地滿足。家人們也察覺到了一些變化?!皨?,
你最近怎么老是沒精打采的?是不是病了?”女兒高莉隨口問道?!懊谰?,
你是不是更年期到了?怎么心不在焉的,今天燒的魚都咸了!”婆婆張?zhí)m不滿地放下筷子。
高建軍更是直接:“你天天在家待著,怎么還一副累得半死的樣子?
我上班掙錢都沒你這么累!”林美娟只是笑笑,用“可能是年紀(jì)大了,覺少”來搪塞過去。
她不想解釋,也懶得解釋。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永遠(yuǎn)也無法理解她的快樂。與此同時,
網(wǎng)絡(luò)上的“外婆的廚房”卻是一片熱火朝天。粉絲數(shù)很快突破了二十萬。
每天都有無數(shù)人催更,還有很多人私信問她,這些點心賣不賣?!百u?”林美娟從沒想過。
這只是她的愛好。但一條私信讓她改變了主意。那是一個女孩,她說她的奶奶病重,
一直念叨著想吃小時候那種味道的定勝糕,可現(xiàn)在外面賣的都不是那個味兒了。
她看到了林美娟做的糕點,覺得那才是真正的傳統(tǒng)手藝,問能不能定制一份。
林美娟被觸動了。她想起了自己的外婆。食物的意義,不僅僅是果腹,
更是情感的傳承和記憶的載體。她答應(yīng)了那個女孩。為了做好這份定勝糕,她跑遍了市場,
挑選最好的糯米粉和豆沙。她嚴(yán)格按照外婆傳下來的方子,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。
當(dāng)她把做好的定勝糕送到女孩手里時,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。幾天后,女孩發(fā)來一張照片,
照片上,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滿足地吃著定勝糕,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。
女孩在私信里寫道:“謝謝您,‘外婆’。奶奶說,這是她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定勝糕,
是家的味道?!绷置谰昕粗蔷洹凹业奈兜馈?,百感交集。她在這個家里付出了二十年,
卻從未有人對她的廚藝說過一句這樣真誠的感謝。她決定,開始接受預(yù)定。
她用自己多年來買菜攢下的幾千塊私房錢,購置了專業(yè)的包裝盒和一些必要的工具。
她的“生意”就在那個小小的廚房里,悄無聲息地開始了。訂單不多,
但都是真心喜愛她手藝的人。她和顧客之間,更像是朋友。
她會認(rèn)真傾聽每個人的故事和需求,為他們定制專屬的點心。收入很微薄,但每一分錢,
都是她自己掙來的。她把錢存在一張新的銀行卡里,每次看到卡里的余額一點點增加,
她都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和驕傲。這天,
女兒高莉的大學(xué)老師布置了一個商業(yè)案例分析的作業(yè),要求分析一個近期成功的新消費品牌。
高莉在網(wǎng)上搜了半天,無意中看到了“外婆的廚房”的報道?!皨?,你來看,
這個‘外婆的廚房’好火??!就是一個家庭主婦,靠做中式點心在網(wǎng)上火了,
現(xiàn)在據(jù)說一個月流水好幾十萬呢!”高莉把平板電腦遞到林美娟面前。
林美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她看到屏幕上正是自己做的那些點心的照片。
報道里把“外婆”描述成一個神秘的美食匠人。“哦,是嗎?挺厲害的。
”她故作平靜地掃了一眼?!笆前?!老師說,
這種品牌的成功之處在于抓住了文化自信和情感需求。媽,你說,
我要是按照這個思路去分析,能不能拿高分?”林美娟看著女兒興奮的臉,心里五味雜陳。
她壓下心中的波瀾,裝作不經(jīng)意地指點道:“我覺得可以。
你可以從……產(chǎn)品的手工溫度、品牌的故事性、以及社交媒體的情感共鳴這幾個角度去分析。
比如,她的品牌名叫‘外婆的廚房’,這就很有代入感,
讓人聯(lián)想到親情和溫暖……”她把自己這段時間的心得體會,換了一種方式,
全部教給了女兒。高莉聽得兩眼放光,茅塞頓開:“媽!你太厲害了!你怎么懂這么多?
比我們老師講的還透徹!”林美-娟笑了笑:“天天在家看電視,瞎琢磨的?!备呃虮е?,
親昵地說:“媽,你真是我家的寶藏!我以前怎么沒發(fā)現(xiàn)你這么有商業(yè)頭腦!
”這是女兒第一次,用“寶藏”來形容她。林美娟的眼眶有些發(fā)熱。她知道,
女兒尊重的是那個“有商業(yè)頭腦”的母親,而不是那個只會做飯的保姆。而這一切,
才剛剛開始。第五章:風(fēng)暴前夕婆婆張?zhí)m的七十大壽,如期將至。
大姑子高建紅已經(jīng)訂好了市里最高檔的五星級酒店“金碧輝煌”,
包下了一個能容納三十桌的大宴會廳,請柬也早已發(fā)遍了各路親朋好友。
整個高家都沉浸在一種虛榮的喜悅中,除了林美娟。“美娟,佛跳墻的料都備好了嗎?
我可跟老姐妹們都夸下??诹?,說我兒媳婦做的佛跳墻,比國宴大廚做的還正宗!
”張?zhí)m每天都要來廚房“視察”一番。“建軍他二叔最愛吃你的八寶鴨,你可得多做兩只,
讓他打包帶走。”“你王阿姨家的女兒,最近在學(xué)烘焙,到時候你可得跟人家好好聊聊,
別一副上不了臺面的樣子?!逼牌诺拿恳痪湓?,都像是在提醒她,
她只是這場盛宴里一個無足輕重的廚子。高建軍也隔三差五地“敲打”她:“林美娟,
這次生日宴對我,對我們家都很重要。我單位的領(lǐng)導(dǎo)也會來,你那天穿得體面點,
別給我丟人。還有,菜一定要做好,這關(guān)系到我的面子!”林美娟一言不發(fā),只是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