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集鎮(zhèn)東頭,治安家三間祖?zhèn)魍呶蒽o靜佇立。歲月剝蝕了它往昔的體面,灰墻黛瓦盡顯滄桑,然而位置卻是極好的。支撐起這三間小屋的,是治安的母親胡春杏。她憑著一手過硬的縫紉手藝,一針一線地拉扯大了三個兒子。屋子本就不大:東頭一間,是春杏自己的棲身之所;西頭那間,擠著三個半大小子;中間的一間,便是她養(yǎng)家糊口的“工坊”了。一臺老縫紉機,一架鎖邊機,一張裁剪衣料的大案板,外加一只熨燙衣物的小火爐,便是全部家當(dāng)。尋常棉布衣裳自然不必熨燙,只有地確良、三合一、滌卡才有那道工序。
左邊是阿慶嫂的茶館,緊挨著區(qū)政府那青灰色的院墻。右邊是趙鳳家的雜貨鋪,因為沒有本錢,貨架常年都半空著。趙鳳三天兩頭地找春杏借錢。也就借個三塊兩塊的,五塊錢算是大資金了。
阿慶嫂家倒是富裕些,趙鳳從不向她開口。因為她是春杏表妹的表妹,兩家沾著點遠親,治安喊她趙姨。趙鳳有兩個女兒,治安最怵的,便是那大女兒周彤。
這年寒假,大二的張治安早早回到了柳集鎮(zhèn)。大學(xué)的假期總是松快些,夜深了,昏黃的燈光下,治安踩著縫紉機,為裁好的布料鎖邊。
踩縫紉機、鎖邊,兄弟三人仿佛生來就會,這便是“門里出身,自帶三分”。年關(guān)逼近,做新衣服的就特別多,春杏接的活計堆成了小山。治安雖做不了衣服,鎖邊的活兒卻是熟稔。
逢集的日子,春杏會把鎖邊機抬到喧鬧的街邊。
好多人為了省點錢,扯了布拿到春杏這兒,讓她量身裁了鎖邊,拿回家自己做。單鎖邊一件衣服2角5分錢,做一件衣服要5毛,省一半呢!一臺鎖邊機一天下來也能掙3、4塊錢,夠二兒子治昊一周的生活費,所以只要有時間,他們?nèi)齻€人都爭著幫媽媽做鎖邊的活。
晚上春杏要加班到很晚?,F(xiàn)在放寒假了,治安回來以后,能幫她不少的忙。晚上陪他做衣服,兒子鎖邊她加工。完了還幫她熨衣服,讓春杏輕松不少。
治安已是二十出頭的青年,眉宇間有了超越年齡的沉穩(wěn)。父親走得早,他十歲那年,稚嫩的肩膀便已提前扛起了“大人”的分量。也是十歲,他學(xué)會了踩縫紉機,用零碎布頭縫制袖套、筆袋,靈巧得無需母親插手。后來家里添了鎖邊機,每日晌午放學(xué),那“突突”的聲響里,便多了一個少年專注的身影。
春杏望著燈光下兒子挺拔的側(cè)影,心頭翻涌著復(fù)雜的暖流。兒子考上大學(xué)的消息,像一枚投入死水潭的石子,在這小鎮(zhèn)蕩開了漣漪。連阿慶嫂那精明的眼神里,也多了幾分熱絡(luò),幾番暗示要給這“出息”的大兒子牽線。
兒子終究要找對象娶媳婦的,想到此,一絲混合著希冀與算計的熱流涌上心頭,她停下手中的活計,聲音帶著試探的輕柔:“小安吶,都二十三了,不小了。個人大事……心里可有譜?”
治安的目光仍膠著在細密的針腳上,眼皮未抬:“還有兩年才畢業(yè),不急。等捧穩(wěn)了飯碗,再議不遲?!?/p>
“周彤……倒是常來坐坐,”春杏斟酌著字句,聲音壓得更低,“話里話外,意思直白得很……她在鎮(zhèn)上的廠子里做事,比你小兩歲,模樣也周正……這事,媽不替你拿主意,你自己思量?!彼衽踔患姿榈拇善鳎⌒囊硪?。
“別跟我提她!”治安猛地踩完最后一針,聲音里帶著不易察覺的煩躁,“提她我就頭大!我倆不合適,沒那心思?!?/p>
“媽看得出,你趙姨還巴望著和咱家結(jié)這門親呢,”春杏向前傾了傾身子,聲音帶著勸誘,“兩家離得近,那丫頭也是媽眼皮底下長大的,模樣……都還過得去?!彼噲D捕捉兒子臉上細微的變化。
治安拿起剪刀,咔嚓一聲剪斷線頭,利落地將鎖好邊的布料捆扎好,摞在案板一角。他直起腰,長長地舒了口氣,仿佛卸下千斤重擔(dān):“今天的活兒,總算干完了?!?/p>
“鎖邊的活兒是完了,可媽手頭積壓的,五天也趕不完!”春杏不依不饒,追問帶著焦灼,“問你話呢,怎么岔開了?”
“媽,”治安轉(zhuǎn)過身,目光沉沉地落在母親臉上,“您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?她那性子,真要進了門,您這后半輩子能得片刻安寧?那些溫柔體貼,不過是糊弄人的把戲!您根本不曉得她的底細……別再提了,不可能?!彼Z氣斬釘截鐵。
春杏臉上緊繃的線條驟然一松,竟漾開一絲如釋重負的笑意:“這媽就放心了。”
“媽!您詐我?”治安佯作惱怒,眼底卻掠過一絲了然。
春杏湊得更近,聲音壓得如同耳語:“你是不知道,咱家的門檻都快讓她踏平了!回回上門,三句不離你,口口聲聲說中意你。媽曉得她心氣高,沒上大學(xué)那陣子,你倆可是針尖對麥芒……”
“何止針尖麥芒?”治安嘴角牽起一絲冷峭的弧度,“從小學(xué)到初中再到高中,但凡有她在的地方,我哪回不是被擠兌、被踩在腳底下?她是以踩壓我為樂!您是不知道,她一刻不欺負人,渾身就不自在!這樣的姑娘,金鑲玉裹也不行!”
“媽怎會不知?”春杏猛地將手中的布料一丟,坐到兒子對面,聲音輕而銳利,像磨快的剪刀,“‘小裁縫’這戳脊梁骨的諢號,就是她起的!‘男孩子踩縫紉機沒出息’的冷言冷語,也是她散布的!如今見我兒子躍了龍門,考上大學(xué)了,倒想撿現(xiàn)成的?晚了!”她的話語里,積攢著多年的隱忍與不忿。
“不過……”春杏話鋒一轉(zhuǎn),臉上又堆起那種為兒子籌謀的急切,“阿慶嫂那邊,倒是真提了一門親。是區(qū)里馮貴章,馮書記的閨女,也在紙廠上班,在廠里當(dāng)會計,就是……歲數(shù)上比你大了幾歲?!彼o盯著兒子的反應(yīng)。
治安忽然低低地笑起來,帶著洞察的嘲弄:“媽,繞了這半天,這才是今天的正題吧?馮書記?就是那個成天泡在阿慶嫂茶館里,端著官腔的馮老頭?紙廠的會計……聽著倒像回事。這東一個西一個,都往紙廠里鉆?那紙廠……究竟在哪個犄角旮旯?”他故意拖長了調(diào)子,帶著戲謔。
“是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!去年才辦起來的,都出紙了!”春杏急忙分辯,像是要捍衛(wèi)某種體面,“造出來的紙可好了,又軟和又便宜!”
治安的笑意更深了,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諷:“我說呢!街面上那些拉著破架子車,一路吆喝的散裝‘衛(wèi)生紙’,黃撲撲灰蒙蒙,風(fēng)吹日曬的,敢情就是她們廠的‘杰作’?這‘衛(wèi)生’二字,可真是糟蹋了!”
春杏被兒子的笑感染,也跟著樂了:“可不就是!拿麥草造的!麥草本是黃不拉幾的,可造出來的紙又細又白又軟和,你說神不神?”
“神什么?”治安的笑意瞬間冷卻,眉頭蹙起,“這是頂落后的工藝!城里早淘汰了,污染太嚴重!在鄉(xiāng)下開這種廠,是飲鴆止渴!毒氣廢水,糟蹋的是田土河溝,劃不來!遲早得關(guān)門大吉。”他的話語里帶著一種超越小鎮(zhèn)眼光的憂憤。
春杏擺擺手,顯出對宏大敘事的漠然:“這些媽不懂??砂c嫂的面子,總得給吧?聽媽一句,明兒就去見見那姑娘。老話說女大三,抱‘金磚’,抱不抱金磚另講,可找個當(dāng)書記的老丈人,對你日后前程,總是個倚仗。咱家孤兒寡母的,媽……什么也幫襯不了你……”她的聲音低下去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卑微和辛酸。
“順其自然吧,”治安截斷母親的話,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,“實在不行,我就回鄉(xiāng)教書。有寒暑假,一樣能幫您踩縫紉機、鎖邊?!?/p>
“你——!”春杏霍地站起,臉漲得通紅,聲音陡然提高,帶著被刺痛般的尖銳,“瞧你這點出息!我這些年沒日沒夜地踩縫紉機,熬得眼都快瞎了,圖什么?你寒窗苦讀十幾年,考上大學(xué),又圖什么?就為了讓人家背后還戳著脊梁骨叫你‘小裁縫’嗎?那我活著還有什么盼頭!不如一頭撞死干凈!”話音未落,她已撲伏在冰冷的案板上,肩膀劇烈地抽動,壓抑的嗚咽聲像受傷的困獸,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控訴著:“我這命……怎么就這么苦哇……三十歲上守了寡……兒子……兒子又這般不爭氣……好不容易供出個大學(xué)生……偏是灘扶不上墻的爛泥……我……我還不如……早死了……眼不見為凈……”
治安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緊,驟然縮成一團,慌亂無措。記憶中,無論生活如何不堪,學(xué)業(yè)如何艱難,母親總是那堵?lián)躏L(fēng)的墻,用她單薄卻堅韌的脊梁,傳遞著力量和溫暖。此刻這突如其來的、山崩般的委屈和絕望,將他徹底打懵了。他深知母親的苦——兄弟三人的學(xué)費、吃穿用度,僅靠父親那點微薄的撫恤金,是遠遠不夠的。那縫紉機日夜不停的“噠噠”聲,是母親用青春和健康換來的生計。
她的艱辛,他刻在骨子里。只是,兄弟們早已不是當(dāng)年扯著母親褲腿哭嚎的稚童,母親卻仍習(xí)慣性地祭出這哀兵的利器。
童年時,母親的眼淚是治安最深的恐懼。她一哭,他便跟著哭,兩個懵懂的弟弟也立刻撲上來,一人抱住母親一條腿,哭得撕心裂肺。那是他世界崩塌的時刻。他總會用盡一個孩子所能想到的最柔軟的話語,最堅定的誓言,去安撫母親,替她擦去淚水,向她和弟弟一遍遍保證:聽話,好好念書,長大讓母親享福,只對母親一個人好。每每此時,春杏方能破涕為笑。
父親張誠在世時,那個在區(qū)政府辦公室行走、被鄰里高看一眼的張主任,何曾讓妻子活得如此謹小慎微、低眉順眼?母親常說,若他還在,區(qū)里那把交椅,怎么也輪不到那姓馮的坐!
說起老馮,雖是父親的舊日同事,可與治安說話,總帶著居高臨下的官腔,那一聲從鼻腔里哼出的、充滿鄙夷的“小裁縫”,也是此人常掛在嘴邊的!治安想想都來氣。有其父必有其女,縱使不認識那馮家姑娘,治安心中也早已筑起一道高墻。更何況,他心底深處,早已為那個名叫蘇珊、遠在天邊的“小仙女”,預(yù)留了一塊不容侵犯的凈土。歸家后的每一個日夜,對她的思念,如同案板下那盆炭火的余溫,無聲無息地彌漫著。
治安沉在自己的思緒里,案板上的哭聲卻戛然而止。春杏抬起淚眼,驚愕地發(fā)現(xiàn)兒子竟沒有像幼時那樣,立刻撲過來勸慰、替她拭淚、發(fā)下重誓。她太了解這個兒子了,這異常的沉默,像針一樣刺破了她悲情的表象——他心里一定藏著事。
她迅速用手背胡亂抹去臉上的淚痕,坐回縫紉機前,動作帶著一種刻意恢復(fù)的鎮(zhèn)定。她一邊調(diào)整著機子上的線軸,一邊用探究的目光掃過兒子的臉,聲音刻意放得平緩:“小安,你變了,不再是那個心疼媽媽的小安子了。你心里頭……是不是有人了?告訴媽,她是誰?也讓媽看看,她……配不配得上我兒子?!蹦恰芭洳慌洹比齻€字,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挑剔。
治安從遙遠的思緒中被拽回,目光落在母親猶帶淚痕卻已寫滿盤算的臉上。沉默在狹小的空間里蔓延,只有炭火偶爾發(fā)出的細微噼啪聲。半晌,他垂下眼簾,像是對某種無形之物的妥協(xié),聲音低沉而疲憊:“媽,沒有的事……您……您跟阿慶嫂回個話吧……抽空……見一面……也無妨。”
“好!好!”春杏臉上的陰霾瞬間一掃而空,如同雨過天晴,綻開一個心滿意足、帶著淚光的笑容,聲音也恢復(fù)了往日的利落與溫軟,“這才是我的好兒子!媽明兒一早就去說!”昏黃的燈火,在她眼角的濕痕上跳躍,映照著一位母親為兒子籌謀前程時,那份摻雜著市儈與深沉的執(zhí)拗??p紉機的聲音,再次“噠噠噠”地響起,刺破了柳集鎮(zhèn)沉寂的冬夜,也刺穿著一個青年試圖掙脫命運繩索的無聲掙扎。
這天夜里,治安照例像往常那樣,為母親春杏暖腳。春杏因趕制冬活,每每勞作至深夜才歇息,落下了難纏的老寒腿。自打治安懂事起,只要在家,他總習(xí)慣將母親的腳焐在自己懷里入睡。即便如今上了大學(xué),寒假歸來,這習(xí)慣也未曾更改。
弟弟治昊對此頗為不以為然。他從不以身為母親暖腳,此刻撞見哥哥又在母親房里,便倚著門框,語帶促狹:“哥,你都成大小伙子了,還總賴在媽床上算怎么回事?再說了,媽暖水袋、暖水壺好幾個呢!多燒些熱水灌滿,不比你暖和?”
治安頭也沒抬,聲音溫和平靜,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暖意:“暖水袋太溫,暖水壺太燙,只有我……剛剛好。你不給媽暖腳也就罷了,外頭別渾說去?!?/p>
治昊扮了個鬼臉,嘟囔著:“行行行,就數(shù)你最孝順!我作業(yè)還沒寫完呢,可沒這閑工夫!真有本事,你找治亞去??!” 話音未落,人已溜出了門外。
治亞是家中老三,在兄弟三人里最不讓人省心。他腦子活絡(luò),讀書卻吊兒郎當(dāng),從未有過正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