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有財?shù)睦账魅缤瑧以陬^頂?shù)睦麆Γ罩?,分秒流逝。五兩銀子,在太平年月對良港村也是筆巨款,何況在這滿目瘡痍的災(zāi)后?但王寧那句“我來想辦法”,卻像定海神針,穩(wěn)住了惶恐的人心。村民們在短暫的絕望后,爆發(fā)出更驚人的力量,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田地的精耕細作中。
綠豆田成了全村的命脈。在龍骨水車日夜不息的嘎吱聲中,清冽的河水源源不斷滋養(yǎng)著干渴的幼苗。趙大山領(lǐng)著壯勞力輪班踩踏水車,腳底板磨出血泡也無人吭聲。李水生帶著半大小子們,如同最精密的梳子,在田壟間仔細地拔除每一根冒頭的雜草。陳老漢等老農(nóng)則佝僂著腰,用削尖的木棍小心翼翼地進行間苗,拔掉弱小的、病態(tài)的苗株,確保每一株健壯的綠豆苗都有足夠的空間和養(yǎng)分。間下的嫩苗也沒浪費,成了野菜糊糊里難得的“綠意”。
堆肥堆在王寧的嚴密監(jiān)控下,成了營地的“寶貝疙瘩”。草席覆蓋下的溫度明顯升高,摸上去甚至有些燙手。王寧每隔兩天就組織人進行翻堆。當草席掀開,一股濃郁的、類似森林腐殖土的氣息撲面而來,取代了最初的酸腐味。堆積物內(nèi)部顏色變深,呈現(xiàn)出深褐色甚至黑色,植物纖維明顯軟化腐爛,再也看不到糞便的痕跡。劉家嫂子等人按照王寧的指示,將翻堆后均勻攤開散熱、又重新堆積覆蓋。每一次翻堆,都引來村民好奇的圍觀和嘖嘖稱奇。
“神了!真不臭了!還有點好聞!”
“這顏色,看著就像好土!”
“寧哥兒說這肥比大糞還養(yǎng)地!我信!”
堆肥的成功,極大地鼓舞了士氣,也印證了王寧知識的“神異”?!驹茨埽?4/100】!距離突破,僅有一步之遙!
但王寧的心,并未完全沉浸在田地和堆肥上。五兩銀子的重壓,如同巨石般壓在他的心頭??康乩镞€沒長成的綠豆?遠水解不了近渴!他需要一個快速、可靠、且能利用現(xiàn)有資源變現(xiàn)的方法!
深夜,簡陋的窩棚里,李氏已經(jīng)疲憊地睡去。王寧借著篝火透過草棚縫隙的微光,意識沉入“萬世書庫”。
“檢索:古代快速簡易造紙術(shù)!材料易得!工藝簡單!成品可用于書寫!”
光幕信息如瀑布般刷新,王寧的精神瞬間高度集中:
核心原理: 分離植物纖維(制漿)→ 纖維懸浮于水 → 濾水交織成片(抄造)→ 脫水壓榨 → 干燥 → 紙張。
材料選擇(基于當前條件):
最佳: 竹子! 良港村后山有大量野生毛竹!纖維長,易處理,成本低。首選!
次選: 樹皮(構(gòu)樹、楮樹皮)、麻(破麻布、麻繩)、稻草(纖維短,質(zhì)量差)。
簡易流程(竹紙):
斬竹漂塘: 砍伐一年生嫩竹(纖維更柔韌),截斷成小段,浸泡于石灰水或草木灰水(強堿液)中漚制,軟化非纖維雜質(zhì)(木質(zhì)素、果膠等)。關(guān)鍵步驟!浸泡時間需足(10-30天),堿液濃度適中(石灰水5-10%,草木灰水需過濾取上清液,濃度憑經(jīng)驗)。
煮徨足火: 將漚軟的竹段放入大鍋(或石槽)中,加入堿液(同上),大火蒸煮,進一步分解雜質(zhì)。費時費力!需持續(xù)燒火。
舂搗成泥(制漿): 將煮軟的竹料撈出,用石臼(或木槌)反復(fù)舂搗,直至纖維分離成絮狀紙漿。最耗體力環(huán)節(jié)!
蕩料入簾(抄造): 將紙漿倒入盛水容器(大木盆/石槽),攪拌均勻成漿液。用竹簾(關(guān)鍵工具!需細密均勻)插入漿液中,水平抄起,濾水,使纖維均勻平鋪在簾面形成濕紙膜。
覆簾壓紙: 將抄有濕紙膜的竹簾小心倒扣在平整木板(或石臺)上,使紙膜轉(zhuǎn)移。層層疊加濕紙膜,疊至一定厚度,用重物(石塊)壓榨脫水。
透火焙干: 將半干紙膜小心揭下,貼在火墻(或光滑墻面)上,利用篝火余熱或?qū)iT火道烘干。或自然晾曬(慢,易皺)。
難點與簡化:
堿液: 石灰難尋,草木灰水是唯一可行堿源! 需大量過濾后的草木灰上清液。
蒸煮: 缺乏大鍋,可用大陶罐或挖地灶,用石頭壘砌簡易蒸煮槽。費柴火。
舂搗: 極度耗時耗力!需多人輪換。
竹簾: 核心工具! 需用極細竹篾手工編制,要求極高!縫隙過大會漏漿,過密則揭紙困難。最大難點!
干燥: 火墻難建,優(yōu)先選擇光滑石板或木板,利用篝火旁余熱和通風(fēng)。
預(yù)期成品: 顏色偏黃(竹本色),質(zhì)地粗糙,厚薄不均,吸水性較強,書寫效果遠遜宣紙,但可用于記賬、便條、包裹乃至粗糙書寫! 在缺乏紙張的底層鄉(xiāng)村,已是珍寶!
“就是它了!竹紙!” 王寧眼中爆發(fā)出驚人的光芒!竹子,后山有的是!草木灰,營地堆積如山!工具簡陋?可以想辦法!人力?現(xiàn)在最不缺的就是為生存而拼命的人力!只要能造出來,哪怕是最粗糙的竹紙,在這個世界,也絕對是硬通貨!五兩銀子,有希望了!
天剛蒙蒙亮,王寧便叫來了趙大山、李水生和幾個最信任也最手巧的村民(包括一個張家坳來的據(jù)說會編筐的老篾匠張老蔫)。
“大山叔,水生,張老叔,還有你們幾個,跟我去后山!砍竹子!要一年生的嫩竹!越嫩越好!” 王寧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。
“砍竹子?寧哥兒,你要干啥?搭棚子也用不了這么多嫩竹???” 趙大山不解。
“不是搭棚子!是造紙!” 王寧斬釘截鐵,“造能寫字的紙!能換銀子的紙!”
“造…造紙?!” 所有人都驚呆了!造紙?那可是城里老爺們才用得起的金貴東西!他們這些泥腿子,連見都少見!寧哥兒連這個都會?
震撼!無以復(fù)加的震撼!但經(jīng)歷了水車、堆肥、治鹽堿地的種種“神跡”,他們對王寧的話,已經(jīng)有了近乎盲目的信任!
“走!” 趙大山第一個反應(yīng)過來,抄起斧頭就往后山?jīng)_。其他人也如夢初醒,紛紛跟上。
后山的毛竹林郁郁蔥蔥。在王寧的指點下,專挑那些顏色青翠、竹節(jié)間距較寬的一年生嫩竹砍伐。很快,幾十根碗口粗的嫩竹被放倒,截成三四尺長的竹段,用藤條捆扎好,由壯勞力們嘿呦嘿呦地扛回營地。
營地中央,立刻開辟出新的“戰(zhàn)場”。
斬竹漂塘(簡化): 挖了一個巨大的土坑,鋪上能找到的最大的、相對完整的破油布(防滲漏)。將砍好的竹段全部放入坑中。另一邊,劉家嫂子帶領(lǐng)后勤組,將大量草木灰裝入破麻袋,放入盛滿雨水的大陶缸中反復(fù)揉搓、浸泡、過濾,得到渾濁但堿性的草木灰水。一桶桶草木灰水被傾倒入土坑,直至淹沒所有竹段。
“用石頭壓住!別讓竹子浮起來!以后每天攪拌一次!” 王寧下令。這一步需要時間,急不得。
準備堿液與蒸煮容器: 草木灰水的過濾和儲備持續(xù)進行。同時,趙大山帶人,在營地邊緣挖了一個深坑,用相對平整的石板壘砌成一個簡易的“石灶”,上面架起一口最大的破鐵鍋(從廢墟深處挖出來的,邊緣有洞,但勉強能用)。沒有足夠大的鍋覆蓋所有竹料?那就分批煮!
攻克核心難點——編竹簾! 王寧將全部希望寄托在老篾匠張老蔫身上。他找來最柔韌、最細的當年生竹篾,要求張老蔫用最細密的經(jīng)緯,編織兩塊一尺寬、兩尺長的“簾子”,縫隙要細如發(fā)絲,且必須均勻!這要求,幾乎達到了手工編織的極限!
張老蔫一輩子編筐編簍,哪編過這種精細玩意兒?他布滿老繭的手顫抖著,渾濁的老眼幾乎要貼在篾條上。王寧在一旁,用炭條在木板上畫出網(wǎng)格,詳細講解經(jīng)緯交織的密度要求,甚至親自上手示范。張老蔫憋著一股勁,額頭冒汗,全神貫注,仿佛在進行一場神圣的儀式。李水生等幾個手穩(wěn)的半大小子在一旁打下手,幫忙劈制更細的篾絲。
整整兩天!不眠不休!張老蔫的眼睛熬紅了,手指被鋒利的篾絲割出無數(shù)細小的口子。終于,兩塊雖然略顯粗糙、邊緣不甚整齊,但篾絲細密、縫隙均勻勉強達標的“竹簾”誕生了!王寧如獲至寶,小心翼翼地將其浸泡在清水中保持濕潤柔韌。
舂搗地獄: 三天后,浸泡在草木灰水中的竹段明顯軟化。王寧撈出第一批,放入石臼。趙大山掄起沉重的石杵,狠狠地砸了下去!
嘭!嘭!嘭!
沉悶的撞擊聲在營地回蕩。竹段異常堅韌,即使被堿水漚軟,舂搗起來也極其費力。趙大山如同人形打樁機,赤裸的上身肌肉虬結(jié),汗如雨下。石臼里的竹段在重擊下逐漸變形、破碎、纖維分離。但要將它們徹底搗成細膩的紙漿?難如登天!很快,趙大山就累得氣喘如牛。
“換人!” 王寧喊道。另一個壯勞力接替上去。然后是下一個…舂搗成了最艱苦的接力賽。石臼旁,很快就堆起了小山般的、尚未完全搗碎的竹纖維粗料。
王寧眉頭緊鎖。效率太低了!這樣下去,十天根本不夠!他蹲在石臼旁,仔細觀察著舂搗過程,腦中急速思考。忽然,他靈光一閃!
“停!” 他叫停了正在舂搗的村民,“把沒搗爛的粗料都撿出來!單獨放一堆!大山叔,去找塊大石頭,要平底的!再來一根粗木棍做碾棒!”
很快,一塊底部相對平整的大青石被搬來,一根手臂粗的硬木棒也找來。王寧將那些舂搗不爛的粗纖維鋪在青石上,用碾棒用力地來回碾壓、揉搓!這個動作,類似于搟面,利用壓力和摩擦,進一步破壞纖維束!
石臼舂搗 + 石碾揉搓!雙管齊下!效率果然提升了不少!雖然依舊費力,但紙漿的細膩度肉眼可見地提高。渾濁的、帶著草木灰氣味和竹纖維清香的絮狀物,在石臼和石碾下漸漸成型。
時間在汗水和焦急中飛逝。第七天,第一批勉強可用的紙漿終于制備完成!草木灰水在石灶上的大鐵鍋里翻滾,第二批竹段正在蒸煮,散發(fā)出奇異的味道。
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——抄紙!
營地中央清理出一片空地。一口巨大的、清洗干凈的石槽(從廢棄的磨盤底座改造而來)里,盛滿了相對清澈的雨水。王寧將一部分紙漿倒入石槽,用木棍用力攪拌,直到形成均勻的、牛奶般的渾濁漿液。
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屏息凝神,目光聚焦在王寧和他手中那兩塊珍貴的竹簾上。
王寧深吸一口氣,回憶著系統(tǒng)提供的動作要領(lǐng)。他雙手穩(wěn)穩(wěn)地握住濕潤竹簾的兩端,屏住呼吸,將竹簾水平地、緩緩地插入漿液之中。動作輕柔而穩(wěn)定,仿佛在撈取水中明月。
感覺竹簾完全沒入漿液,他手腕極其輕微地一抖,模仿著“蕩料”的動作,讓纖維更均勻地懸浮。然后,雙臂平穩(wěn)而勻速地向上提起!
嘩啦…
渾濁的漿水從細密的竹簾縫隙中濾下。當竹簾完全離開水面時,一層薄薄的、灰白色的、濕潤的纖維膜,如同初生的蟬翼,均勻地附著在竹簾之上!雖然邊緣有些不齊,厚薄也略有差異,但確確實實,形成了一張紙的雛形!
“成了!成紙膜了!” 李水生激動地小聲叫道,生怕驚擾了這神圣的一刻。
王寧強壓住狂跳的心臟,小心翼翼地將抄有濕紙膜的竹簾,水平地移動到旁邊一塊早已準備好的、浸濕的平整木板上。他屏住呼吸,手腕極其輕柔地一翻、一扣!
濕漉漉的紙膜,如同最嬌嫩的肌膚,被完整地轉(zhuǎn)移到了木板上!薄薄的一層,帶著水光,靜靜地躺在那里。
“快!第二簾!” 王寧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。他如法炮制,很快,第二張濕紙膜也成功抄出,覆蓋在第一張之上。
如此反復(fù),他一口氣抄了十張濕紙膜,層層疊放在木板上。每一次抄造,動作都更加熟練,紙膜的均勻度也略有提升。
“壓榨!” 王寧下令。趙大山早就準備好了一塊厚重的石板,在另外兩人的幫助下,小心翼翼地抬起,平穩(wěn)地壓在了那疊濕紙膜上。渾濁的水分被緩緩擠壓出來,從木板邊緣流淌而下。
壓榨持續(xù)了約半個時辰。當沉重的石板被移開,木板上的濕紙膜已經(jīng)變成了一疊相對緊實、厚度約半寸的“紙餅”,顏色也從灰白變成了更深的米黃色。
最后一步——干燥!
王寧指揮人,在篝火旁用石頭壘起一個簡易的“烘墻”,將幾塊相對光滑的大石板架在上面烘烤。待石板溫?zé)幔ū苊鉅C壞紙),他親自上手,用薄木片小心翼翼地,如同揭開千層餅一般,將最上面一張半干的紙膜,從紙餅上剝離下來!
這個過程異??简?zāi)托暮图记?。紙膜依舊脆弱,稍有不慎就會破裂。所有人的心都隨著王寧的動作起伏。終于,第一張完整的、獨立的、還帶著溫?zé)釢駳獾拇植诩垙?,被成功地貼在了溫?zé)岬氖迳希?/p>
接著是第二張、第三張…十張紙膜,被一一分離,貼在烘熱的石板上。
篝火的熱浪烘烤著石板,也烘烤著上面的紙張。水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蒸發(fā)。紙張的顏色逐漸變淺,質(zhì)地慢慢變得挺括。一股淡淡的、混合著竹香、草木灰堿味和煙火氣的獨特氣息,在營地中彌漫開來。
時間仿佛被拉長。每一秒都充滿了期待和焦灼。王寧守在石板旁,如同守護著初生的嬰兒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十張正在經(jīng)歷蛻變的紙張。
終于,當篝火的光芒開始黯淡,黎明前的寒氣悄然侵襲時,王寧伸出手指,極其小心地觸碰了一下邊緣一張已經(jīng)干透的紙張。
指尖傳來一種微澀而堅韌的觸感。他屏住呼吸,用指甲在紙的邊緣輕輕一挑——
嗤啦。
一聲輕微卻無比清晰的脆響!紙張應(yīng)聲被撕下小小一角!
成了!真的成了!
王寧顫抖著雙手,將那張溫?zé)岬?、粗糙的、泛著米黃色的竹紙,從石板上完整地揭了下來!他將其舉到眼前,對著篝火殘存的光亮。
紙張厚薄不均,透光能看到明顯的纖維紋理,邊緣毛糙,顏色也不甚均勻。它遠不如系統(tǒng)資料里那些潔白光滑的宣紙,甚至不如最劣質(zhì)的草紙。但此刻,在王寧和所有圍觀的村民眼中,它卻比黃金還要璀璨!
這是知識在絕境中開出的花!是用汗水、智慧和不屈的意志,從青竹與灰燼中淬煉出的希望!
“紙…真的是紙!” 張老蔫老淚縱橫,看著自己編的竹簾造出的神物,激動得渾身發(fā)抖。
“老天爺!我們…我們造出紙來了!” 趙大山這個鐵打的漢子,聲音也哽咽了。
“能換銀子了!能換銀子了!” 李水生和半大小子們歡呼雀躍。
就連一向沉靜的陳老漢,也撫摸著那粗糙的紙面,手指顫抖:“這…這能寫字?。幐鐑?,這…這是文曲星下凡才有的本事啊!”
營地沸騰了!劫后余生的喜悅、創(chuàng)造奇跡的自豪、對未來的希望,在這一刻徹底爆發(fā)!人們圍著王寧,看著那張簡陋卻意義非凡的紙,眼中充滿了近乎狂熱的崇拜。
王寧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(dān)。他看著手中粗糙的竹紙,感受著它堅韌的質(zhì)地,嘴角終于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。雖然還很粗糙,雖然產(chǎn)量極低,但證明這條路可行!五兩銀子,有希望了!
【源能:102/100!】
【來源:成功實踐古法造紙術(shù)(竹紙),完成知識到實物的重大突破(+25)】、【在極端條件下創(chuàng)造文化產(chǎn)品,意義非凡(+15)】、【獲得村民極致崇拜與絕對信任(+10)】、【突破源能100點臨界值!】
【成就等級提升至 Lv1 (嶄露頭角)!】
【解鎖新功能:初級材料分析(消耗源能可對指定物質(zhì)進行基礎(chǔ)成分、結(jié)構(gòu)、性能分析)!】
【源能上限提升至 200/200!當前源能:102/200!】
源能突破!成就升級!新功能解鎖!巨大的喜悅?cè)缤娏靼銈鞅槿?!王寧握緊了手中的竹紙,感受著那粗糙表面下蘊含的無盡可能。知識的力量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在他手中匯聚、奔騰!
“大家靜一靜!” 王寧壓下心中的激動,朗聲道,“紙,我們造出來了!但這只是開始!這十張紙,是我們的‘敲門磚’!水生,你心思最細,帶兩個人,把剩下九張紙小心揭下來,用最干凈的木板夾好壓平!”
“張老叔,您的手藝是關(guān)鍵!接下來幾天,什么都別管,全力編竹簾!能編多少編多少!要更細密!更平整!”
“大山叔,舂搗和碾磨不能停!第二批竹料馬上煮好了!我們還要更多紙漿!”
“其他人,田里的活一樣不能耽誤!綠豆苗是我們的根!堆肥堆也要按時翻!”
王寧有條不紊地下達指令,目光炯炯:“五兩銀子,就著落在這紙上!十天的期限還沒到!我們還有時間!用這紙,去換回我們的活路!也讓那些等著看我們笑話的人看看,良港村,壓不垮!”
篝火即將燃盡,但東方已露出魚肚白。新的一天,新的希望,在這張粗糙的竹紙上,悄然鋪開??諝庵袕浡哪袂逑?,仿佛預(yù)示著,知識的光芒,終將驅(qū)散一切陰霾。而王寧的目光,已經(jīng)越過這五兩銀子的困境,投向了更遠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