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學習方法交流會"定在下周五舉行,給我的準備時間只有一周。
這一周里,我?guī)缀鯖]有睡過一個安穩(wěn)覺。
白天要正常上課,晚上要準備發(fā)言稿,凌晨還要整理各種"學習心得"。
"陳峰,你這是要把自己累死?。?張小雨心疼地看著我的黑眼圈,"要不然我?guī)湍阏硪恍┵Y料?"
"不用,這些必須我親自來。"我揉了揉太陽穴,"畢竟是我的學習方法,別人代勞不合適。"
實際上,我是不敢讓別人幫忙。
我所謂的"學習方法",本質上都是從未來記憶中提煉出來的,很多細節(jié)只有我自己知道。如果讓別人參與,很容易露出破綻。
就在我焦頭爛額地準備的時候,李明軒又來找事了。
"陳峰,聽說你要代表學校參加全市交流會?"他故意大聲說,"希望你不要給我們學校丟臉啊。"
"丟臉?"我抬起頭看著他,"我只怕到時候我太出色了,反襯得某些人太無能。"
"呵呵,嘴硬。"李明軒冷笑,"我倒要看看,沒有了內部試卷,你還能玩出什么花樣。"
他這話說得很有深意。
我知道,他還在懷疑我有內部消息來源。
"李明軒,你這話什么意思?"班里的同學聽不下去了,"陳峰憑實力考出來的成績,你憑什么這么說?"
"就是啊,你嫉妒就直說,別陰陽怪氣的!"
"有本事你也去參加交流會??!"
同學們紛紛為我抱不平,這讓我心中涌起一陣暖流。
但同時,我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。
這么多人相信我、支持我,我絕對不能讓他們失望!
交流會當天終于到了。
市教育局的大會議廳里坐滿了人,除了各個學校的師生代表,還有教育局領導、媒體記者等等。
粗略估計,至少有四五百人。
"陳峰同學,等會兒你第三個發(fā)言,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。"工作人員提醒我。
"沒問題。"我表面鎮(zhèn)定,實際上手心全是汗。
前兩個發(fā)言的都是重點學校的學霸,一個是市一中的理科狀元,一個是市二中的文科第一。
他們的發(fā)言都很精彩,臺下掌聲不斷。
"下面有請西城高中的陳峰同學發(fā)言,他的主題是《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之路》。"主持人介紹道。
我深吸一口氣,走上了講臺。
臺下四五百雙眼睛齊刷刷地看向我,那種壓迫感幾乎讓我窒息。
"各位老師、同學,大家好。"我努力讓聲音聽起來自信,"三個月前,我還是一個總分304分的學渣。今天,我站在這里,想和大家分享我的逆襲經歷。"
臺下開始有了竊竊私語聲。
304分到618分,這個跨度確實太大了,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。
"很多人可能會問,我是怎么做到的?"我繼續(xù)說道,"答案很簡單——找到正確的方法,然后堅持執(zhí)行。"
接下來的十五分鐘里,我把精心準備的發(fā)言稿完整地講了一遍。
從學習態(tài)度的轉變,到具體的學習方法,再到如何帶動全班進步,我講得詳細而生動。
最精彩的部分,是我現場展示的"解題技巧"。
我選了一道高考真題,用我總結的方法,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示解題過程。
整個過程行云流水,邏輯清晰,贏得了臺下的陣陣掌聲。
"這套方法不僅適用于個人學習,也可以用來幫助同學。"我指著準備好的圖表,"在我的帶動下,我們班的平均分從420分提高到了485分,進步幅度達到65分!"
臺下爆發(fā)出熱烈的掌聲。
65分的進步幅度,在場的老師們都知道意味著什么。
"最后,我想說的是,每個人都有逆襲的可能。"我的聲音充滿激情,"只要找對方法、持之以恒,學渣也能變學霸!"
發(fā)言結束,掌聲雷動。
我看到臺下很多老師都在點頭,顯然對我的發(fā)言很滿意。
更讓我高興的是,我們學校的師生們都在為我鼓掌,眼中滿是驕傲。
"陳峰同學的發(fā)言非常精彩!"主持人上臺總結,"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一個道理——只要方法得當,每個學生都有無限可能!"
會后,很多人圍了過來。
"陳峰同學,你的方法真的很實用,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?"
"我是市三中的老師,想邀請你到我們學校做個講座。"
"我是教育局的,希望能推廣你的學習方法..."
面對這些熱情的邀請,我既興奮又緊張。
興奮的是,我的"演出"獲得了巨大成功。
緊張的是,名聲越大,風險也越大。
"各位老師,非常感謝大家的認可。"我禮貌地回應,"不過我現在還是學生,主要精力要放在備考上。等高考結束后,我很愿意和大家多多交流。"
這個回答既表現了謙虛,又巧妙地推遲了更深入的接觸。
回到學校,我立刻成了英雄。
"陳峰!你太牛了!"
"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!"
"你為我們學校爭光了!"
同學們圍著我,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興奮。
連校長都親自接見了我。
"陳峰同學,你今天的表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。"校長拍著我的肩膀,"學校決定給你記大功一次,并且推薦你參加市里的優(yōu)秀學生評選。"
"謝謝校長的栽培。"我謙虛地說。
但我知道,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。
果然,第二天早上,我就接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。
"請問是陳峰同學嗎?我是市教育報的記者,想對你進行一次專訪。"
專訪?
我的心咯噔一下。
記者的問題往往很犀利,萬一被問到什么敏感問題...
"不好意思,我現在在備考關鍵期,不太方便接受采訪。"我婉言拒絕。
但記者顯然不會輕易放棄:"陳峰同學,你的學習方法很有推廣價值,教育局領導也很關注。這次專訪對你的升學也有好處..."
我猶豫了一下:"那...什么時候?"
"明天下午怎么樣?"
"好吧。"
掛了電話,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。
看來,我的麻煩才剛剛開始。
但既然走上了這條路,就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。
我必須更加小心,不能露出任何破綻!
因為我知道,一旦暴露,不僅我完蛋了,那些信任我的同學們也會受到影響。
我絕不能讓這種情況發(fā)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