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溪是被手機震動的觸感驚醒的。
她睜開眼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躺在大學宿舍的上鋪,床簾拉得嚴嚴實實,只漏進一絲走廊的燈光。
下鋪傳來室友敲擊鍵盤的“噠噠”聲,還有隱約的追劇笑聲。
她摸過枕邊的手機,屏幕亮起來——是QQ消息提醒,發(fā)信人備注是“顧嶼”,消息內(nèi)容只有簡短的三個字:
“睡了嗎?”
指尖懸在屏幕上方,林溪忽然恍惚。
前一秒,她還在高中教室的梧桐樹下,看著顧嶼幫她撿散落的物理筆記。
下一秒,就置身于大學宿舍的陌生床鋪上。
原來這場關(guān)于青春的夢,已經(jīng)悄悄滑進了大學時光。
那個她和顧嶼隔著一千多公里,只能靠屏幕維系聯(lián)系的年月。
她快速回復:
“還沒,在整理明天的課表。你呢?這么晚還沒睡?”
消息發(fā)出去不過兩秒,對方就回了過來:
“剛做完實驗,回宿舍的路上。你們南方是不是已經(jīng)變冷了?我這邊今天刮大風,差點被吹跑?!?/p>
還附帶了一個吐舌頭的表情包。
林溪看著那個熟悉的表情包,忍不住笑了。
高中時,顧嶼就喜歡用這個表情包,每次物理題講錯了,或者被老師批評了,都會發(fā)這個表情包來“認錯”。
她指尖在屏幕上敲動:
“是有點冷了,我今天已經(jīng)穿薄外套了。你那邊風大,記得多穿點,別感冒了。”
“知道啦,課代表的叮囑肯定記著?!?/p>
顧嶼回復得很快,
“對了,我今天在實驗室看到一只小貓,特別像你高中時喂過的那只三花貓,給你拍了照片,你看?!?/p>
緊接著,一張照片發(fā)了過來。
照片里,一只三花貓蜷縮在實驗室的窗臺邊,眼睛亮晶晶的,正盯著鏡頭。
林溪的心跳突然軟了下來——她想起高中時,學校圍墻邊總有一只三花貓,她每天都會帶火腿腸去喂它,顧嶼知道后,也會特意買了火腿腸,陪她一起喂貓。
有一次,貓不小心抓傷了她的手,顧嶼還緊張地拉著她去醫(yī)務(wù)室,一路上不停念叨
“以后離貓遠點,萬一有細菌怎么辦”。
她回復:
“真的好像!它比以前胖了點,看來在你們學校過得不錯?!?/p>
“那可不,我們實驗室的人都給它喂吃的,快成校貓了?!?/p>
顧嶼又發(fā)了一張照片,是他和小貓的合影,他蹲在窗臺邊,手輕輕放在小貓的頭上,笑得露出了小虎牙,背景里是實驗室的儀器,卻一點也不違和。
林溪把這張照片保存下來,設(shè)成了手機壁紙——這是她大學以來,保存的第一張顧嶼的照片。
高中時,她不敢明目張膽地保存他的照片,只能偷偷在畢業(yè)照上把他的身影剪下來,夾在日記本里。
現(xiàn)在隔著屏幕,她終于能光明正大地保存他的照片,卻又覺得,照片里的人,好像比記憶中更遙遠了些。
從那以后,QQ聊天成了他們每天的固定節(jié)目。
顧嶼會在早上七點準時發(fā)“早安”,附帶一張學校食堂的早餐照片,有時是包子油條,有時是豆?jié){雞蛋。
林溪會在晚上十點回復“晚安”,配上一張宿舍樓下的夜景,有時是亮著燈的教學樓,有時是飄著細雨的小路。
他們會聊大學里的課程。
顧嶼說物理實驗課很有趣,就是寫實驗報告太麻煩,每次都要熬到半夜。
林溪說現(xiàn)代漢語課很枯燥,但是老師很有趣,總能把復雜的語法講得很生動。
他們會聊各自的室友:
顧嶼說他的室友是個游戲迷,每天晚上都要打游戲到凌晨,吵得他睡不著。
林溪說她的室友是個追星族,每天都在宿舍里念叨偶像的名字,還拉著她一起看演唱會直播。
有時候,他們會聊到深夜。
有一次,林溪因為社團活動搞砸了,心情很差,在QQ上跟顧嶼吐槽。
顧嶼沒有說太多安慰的話,只是一邊聽她傾訴,一邊給她發(fā)搞笑的段子和表情包,還特意用語音給她唱了首《小幸運》。
他的歌聲還是和高中時一樣,有點跑調(diào),卻很真誠,林溪聽著聽著,眼淚就掉了下來,心里的委屈也慢慢消散了。
“其實我今天也有點煩,”
顧嶼唱完歌,輕聲說,
“我們小組的實驗數(shù)據(jù)出了問題,明天要重新做實驗,估計又要熬夜了?!?/p>
“那你明天肯定會很累,記得多喝熱水,別忘記吃飯?!?/p>
林溪趕緊說,心里有點心疼他。
“知道啦,你也是,別因為社團的事不開心了?!?/p>
顧嶼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,帶著電流的輕微雜音,卻像溫熱的水流,慢慢淌進林溪的心里,
“高中時你就總為小事難過,現(xiàn)在上大學了,要開心一點,知道嗎?”
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林溪點頭,好像顧嶼就在她面前一樣。
那天晚上,他們聊到了凌晨一點。
直到手機快沒電了,他們才依依不舍地說“晚安”。
掛掉QQ電話后,林溪躺在床上,翻來覆去睡不著。
她看著手機壁紙上顧嶼的照片,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思念。
她好想見他,好想再和他一起走在梧桐道上,好想再聽他當面講一次物理題。
只是,一千多公里的距離,像一道無形的墻,把他們隔在了兩個世界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他們的聊天內(nèi)容越來越多,分享的東西也越來越私密。顧嶼會給她看他新買的襯衫,問她“好不好看”;
林溪會給她看她新剪的頭發(fā),問他“會不會很丑”。
他們會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,會吐槽生活中的不滿,會憧憬未來的日子。
只是,距離放大了思念,也模糊了真實。
隔著屏幕,他們看不到對方的表情,聽不到對方語氣里的細微變化,只能通過文字和語音,去想象對方的樣子。
林溪會把顧嶼的每一句話都翻來覆去地琢磨,會因為他回復慢了而胡思亂想,會因為他發(fā)的一個表情包而開心半天。
她覺得,屏幕里的顧嶼,比高中時更溫柔、更體貼,也更完美了——她好像把自己對顧嶼的所有期待,都加在了這個屏幕里的身影上。
顧嶼大概也是如此。
有一次,林溪在QQ上跟他說,她今天在圖書館遇到了一個很溫柔的學長,幫她撿了掉在地上的書。
顧嶼隔了很久才回復:
“哦,是嗎?那他人還挺好的?!?/p>
林溪能感覺到,他的語氣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,卻又很快補充道:
“不過你還是要小心點,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太近?!?/p>
林溪看著這條消息,心里有點竊喜。
她知道,顧嶼大概是吃醋了。
從那以后,他們之間多了一些微妙的試探。
這些試探像羽毛一樣,輕輕拂過彼此的心尖,帶著幾分緊張,又帶著幾分期待。
一次,顧嶼在QQ上跟林溪聊天,突然說:
“你們學校那么多美女,你就沒遇到一個喜歡的?或者說,就沒人追你嗎?”
林溪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來。
她知道,顧嶼是在試探她。
她想了想,回復:
“哪有那么容易遇到喜歡的人啊,而且我現(xiàn)在只想好好學習,不想談戀愛。倒是你,你們學校的女生那么多,你長得又帥,成績又好,肯定有很多女生追你吧?”
顧嶼回復:“我跟你一樣,也只想好好學習。而且那些女生都太熱情了,我有點受不了?!?/p>
林溪看著這條消息,心里有點失落,又有點慶幸。
失落的是,顧嶼說他不想談戀愛;慶幸的是,顧嶼沒有喜歡的人。
她知道,他們都是在害怕——害怕聽到對方說“我有喜歡的人了”,害怕聽到對方說“我已經(jīng)談戀愛了”,所以才用“不想談戀愛”來掩飾自己的心意。
還有一次,林溪在QQ上跟顧嶼說,她的室友談戀愛了,每天都跟男朋友視頻通話,特別甜蜜。
顧嶼回復:
“哦,是嗎?那挺好的?!?/p>
然后又補充道:
“不過異地戀好像挺辛苦的,隔著那么遠,想見一面都難。”
林溪知道,顧嶼是在暗示他們之間的距離。
她想了想,回復:
“其實只要兩個人真心喜歡,異地戀也沒什么可怕的。不過我覺得,現(xiàn)在還是以學業(yè)為重比較好,等以后有機會了,再考慮這些事情也不遲?!?/p>
顧嶼回復:
“你說得對,還是學業(yè)為重。”
這條消息像一盆冷水,澆在了林溪的心上。
她知道,顧嶼是在拒絕她的暗示。
她有點難過,卻又理解。
他們都還太年輕,都還沒有勇氣去面對異地戀的辛苦,也沒有勇氣去給對方一個承諾。
他們都怕,一旦許下承諾,卻因為距離而無法兌現(xiàn),最后連朋友都做不成。
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,他們依然每天在QQ上聊天,分享彼此的生活,卻再也沒有提起過感情的事情。
他們像兩只膽小的蝸牛,把自己的心意藏在殼里,只敢伸出觸角,輕輕試探對方,卻不敢邁出一步。
有一次,林溪的生日到了。
顧嶼提前給她寄了一個包裹,里面是一本她很喜歡的詩集,還有一條圍巾。
詩集的扉頁上,顧嶼寫著:
“林溪,生日快樂。愿你在南方的冬天里,能感受到一絲溫暖?!?/p>
林溪抱著包裹,心里暖暖的。
她知道,顧嶼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,表達對她的關(guān)心。
她給顧嶼發(fā)了一條QQ消息:
“謝謝你的禮物,我很喜歡。圍巾很暖和,詩集也很好看?!?/p>
顧嶼回復:
“喜歡就好。你喜歡就好?!?/p>
那天晚上,顧嶼用QQ語音給林溪唱了生日快樂歌。
他的歌聲還是有點跑調(diào),卻比任何禮物都讓林溪感動。
她聽著歌聲,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。
她多想,這一刻能和顧嶼面對面,能親口對他說一聲“謝謝”,能親口告訴他,她喜歡他。
只是,她沒有勇氣。
顧嶼大概也沒有。
寒假很快就到了。
林溪回到了家鄉(xiāng),顧嶼也回到了他的家鄉(xiāng)。
他們的家鄉(xiāng)在同一個城市,距離并不遠。
林溪以為,他們終于可以見面了。
她在QQ上跟顧嶼說:
“我們什么時候見一面吧?我請你吃飯?!?/p>
顧嶼隔了很久才回復:
“不了吧,我寒假要去打工,可能沒時間。而且我媽也讓我在家多陪陪她,畢竟好久沒回家了?!?/p>
林溪看著這條消息,心里有點失落。
她知道,顧嶼大概是在找借口。她想了想,回復:
“哦,那好吧。你打工的時候要注意身體,別太累了?!?/p>
“嗯,我知道了。你也一樣,在家好好陪你爸媽?!?/p>
顧嶼回復。
那個寒假,他們沒有見面。
林溪每天都在家?guī)桶謰屪黾覄?wù),偶爾會和林小雨出去逛街。
林小雨問她:
“你跟顧嶼聯(lián)系了嗎?你們有沒有見面???”
林溪搖了搖頭,說:
“沒有,他寒假要打工,沒時間?!?/p>
林小雨嘆了口氣,說:
“林溪,你就是太膽小了。你明明喜歡他,為什么不跟他說???現(xiàn)在你們隔著那么遠,再不說,以后就更沒機會了?!?/p>
林溪低下頭,小聲說:
“我怕我說了之后,我們連朋友都做不成。而且他好像也不想談戀愛,我不想給他添麻煩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他不想談戀愛???”
林小雨說,
“男生有時候就是嘴硬,你不跟他說,怎么知道他的心意???林溪,你要勇敢一點,別讓自己留下遺憾?!?/p>
林溪沒有說話。
她知道林小雨說得對,可她就是沒有勇氣。
她怕自己的心意會給顧嶼帶來困擾,怕自己的表白會破壞他們之間的友誼。
寒假很快就結(jié)束了,林溪回到了學校。
她和顧嶼依然每天在QQ上聊天,卻再也沒有提起過見面的事情。
他們之間的距離,好像越來越遠了。
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距離,還有心理上的距離。
有一次,林溪在QQ上跟顧嶼說,她今天在學校的晚會上,看到了一個很厲害的男生,彈鋼琴彈得特別好。
顧嶼回復:
“哦,是嗎?那挺好的?!?/p>
然后就沒有再說話。
林溪能感覺到,他的語氣里帶著一絲疏離,卻又不知道該怎么挽回。
從那以后,他們的聊天次數(shù)越來越少,聊天內(nèi)容也越來越敷衍。
顧嶼總是說他很忙,要做實驗,要寫報告;
林溪也總是說她很忙,要上課,要寫論文。
他們好像都在刻意回避彼此,都在慢慢退出對方的生活。
有一天,林溪在QQ上看到顧嶼發(fā)了一條動態(tài),是他和一個女生的合影。
照片里,顧嶼站在一個女生身邊,手里拿著一杯奶茶,女生笑著靠在他的肩膀上,看起來很親密。
動態(tài)的配文是:“今天和朋友一起出去玩,很開心?!?/p>
林溪的心跳一下子停了下來。她盯著那張照片,看了很久。
她不知道那個女生是誰,也不知道他們之間是什么關(guān)系。
她想給顧嶼發(fā)一條消息,問他那個女生是誰,卻又不敢。
她怕聽到自己不想聽到的答案,怕自己的心意會變成一個笑話。
她關(guān)掉QQ,把手機扔在一邊,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。
下鋪的室友聽到她的哭聲,趕緊爬上來安慰她:
“林溪,你怎么了?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了?”
林溪搖了搖頭,說:
“沒事,就是有點想家了?!?/p>
室友沒有再追問,只是遞給她一張紙巾,說:
“想家了就給爸媽打個電話,別一個人憋著?!?/p>
林溪點了點頭,接過紙巾,擦了擦眼淚。她知道,她和顧嶼之間的故事,大概就要這樣結(jié)束了。
他們隔著一千多公里的距離,隔著屏幕的模糊,隔著彼此的膽小和猶豫,最終還是錯過了。
那天晚上,林溪刪掉了手機壁紙上顧嶼的照片,刪掉了他們之間所有的聊天記錄,也刪掉了顧嶼的QQ好友。
她知道,這樣做很幼稚,卻又不得不這樣做。
她怕自己再看到顧嶼的消息,會忍不住難過,會忍不住想起那些美好的回憶。
她躺在床上,看著天花板,眼淚又忍不住掉了下來。
她想起了高中時和顧嶼一起喂貓的日子,想起了顧嶼幫她補物理的日子,想起了顧嶼在文藝匯演臺下鼓勵她的日子……
這些回憶像電影一樣在她腦海里閃過,讓她心里充滿了遺憾。
她知道,她和顧嶼之間,始終差了一點勇氣。
如果當初她能勇敢一點,向顧嶼表白;如果當初顧嶼能勇敢一點,給她一個承諾;如果當初他們能勇敢一點,面對異地戀的辛苦……
也許他們的結(jié)局就會不一樣。
只是,沒有如果。
青春里的很多故事,都是這樣,帶著遺憾,帶著不舍,慢慢走向結(jié)束。
而那些未說出口的心意,那些微妙的試探,那些隔著屏幕的思念,都成了林溪青春里最珍貴的回憶,也成了她心里最柔軟的痛。
她知道,這場關(guān)于大學的夢,也要結(jié)束了。而她的青春,也隨著這場夢的結(jié)束,慢慢走向了遠方。